失独者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失独者之家交流群

社区广播台

楼主: 流馨

“我的人生自述” 丧子(女)父母一对一心理访谈

  [复制链接]

1

主题

13

回帖

9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6: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现实 发表于 2014-6-11 16:06
每个人都有人生经历,比如:上山下乡,比如:文革,比如:学习、工作、家庭、社会事件。。。。。 ...

还有一个,我在欧洲了解到的情况时,那边也有很多丧亲经历的人,但是他们比我好的有:

(1)首先是国家医疗和养老等福利体制的保障。
(2)有健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援助系统,为有丧亲经历的人提供专业的帮助。

第一个是大家都在努力争取的维权,第二个就是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在尽力做的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于 2014-6-12 07: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回顾”疗法是心理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组已经成功应用到有童年创伤或者有轻微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身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心理课程上是有这样一课。我们曾参加过专业心理教授级的老师的心理辅导,正是用的这一课引起了轩然大波。前面的做游戏,讲故事,打比喻。。。。都很正常,到这一课的时候,老师让大家回忆过去,再按照课程安排让大家走出来,(这也是心理课的一课叫什么疗法)。当所有人听到低沉的音乐时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忍不住痛哭失声,课堂一片混乱,男士们愤然出场,女士们放声大哭,场面一度控制不住。后来我跟老师说,心理课程的这个方法在失独者身上不适用,这个伤痛是永远也放不下、走不出来的。
      在老年间失去子女是很常见的,那时每个妇女生育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子女的并不为奇,由于过去没有现在的医疗条件,死掉几个孩子也很正常,但为什么没有引起那么大的心理创伤?是因为死掉一个孩子,还有其他的孩子作为精神寄托,家庭结构不受影响。但我国是独生子女政策,全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一家人美好的愿望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有句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我们对孩子寄予无限美好的希望时,一旦孩子夭折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这个打击是致命的,是天塌般的。是一般人所体会不到的。是不能用人之常情来理解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很多失独后要求再生育的妈妈,他们认为唯有再生育一个孩子就可以冲淡对那个孩子的心理依赖。这也是解除痛苦的一个方式。但这个方式受经济条件,身体条件、医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要告诉心理工作者们,这个伤痛与儿时心理创伤,和老年认知障碍等等创伤是不一样的。如何补上心理课程的这一课,只有让那些有了亲身经历的心理专家再做课程研究吧。
爱在失独者之家

1

主题

13

回帖

9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5: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馨 于 2014-6-12 15:37 编辑
面对现实 发表于 2014-6-12 07:45
《“人生回顾”疗法是心理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组已经成功应用到有童年创伤或者有轻微认知障碍的老年 ...

我完全同意的你的看法,失独者的伤痛是如此的痛彻心扉~尤其是失去的是希望。
我不知道那位心理学老师的方法是否有问题,现在怎么去心理援助丧亲丧亲者大家都还刚刚开始起步,因为发现这个群体的伤痛太深了,以往的方法不一定适合。

我记得我刚开始准备做这个课题的时候,很多人劝阻我,包括业内。因为这个群体经历的伤痛,让你们充满了很多愤怒、自闭,这样的伤痛已经让不少人走到了心理疾病的边缘。
说起这个我想起,明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要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列出了一个新的心理疾病“延长哀伤障碍”,就是指失去亲人、爱人半年后依然处于极度伤痛并导致心理疾病的。列出这个,是告诉世界,失去亲人的伤痛,需要全世界的国家政府、医疗机构、慈善公益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即使你们没有希望,我们也不能对你们放弃希望
爱在失独者之家

1

主题

13

回帖

9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5: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现实 发表于 2014-6-12 07:45
《“人生回顾”疗法是心理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组已经成功应用到有童年创伤或者有轻微认知障碍的老年 ...

谢谢您能有耐心给我说这么多,我收获真的很多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于 2014-6-12 17: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不愿意接受访谈,但愿意在这里跟社会各阶层讨论这个话题。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点烦失独者,不就是家里死个人吗?为什么那么大的怨气?那么大的火气?我虽不懂心理学,但我认为这是由于心中的压抑太深,太大,又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得不到政府的关爱,遇到点由头就由不得火冒三丈,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虽说是死个人,但失去的是父母或配偶都不会一生中挥之不去,唯有失去孩子跟失去任何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这就是中国的特色造成的,独生子女,自己的血肉至亲,无法忘怀。也是我前面所说过的缘由。
      失独是国家政策造成的,迄今为止不但没有引起国家的重视,而且至今还躲躲闪闪,连“失独者”三个字也不能正视,美其名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我们特殊在哪?我们困难在哪?不就是因为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吗?国家的不重视,社会的不理解,使这一人群有话无处说,有泪无处流,自闭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把自己关在家里,每日以泪洗面,因此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失眠症,甚至得了癌症,有没有机构在失独者人群中去做个这方面的调研?
     政府的不重视是引起怨气和怒气最大的导火索,计生政策三十多年了,关于少生、优生、各种节育措施,甚至超生罚款的处罚措施,无所不细。但三十多年来有谁关注过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听从了党的号召,为国家计划生育减少了人口,甚至百年之后我们的亡故,我们为国家减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三口人以及后代的无数人。这种贡献和牺牲为什么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政府的褒奖?而这种痛苦却只有我们自己独自承受?
     看看当前的残疾人政策,从经济上、就业上、社会舆论上、政府机构上,无所不能的给与各种关爱,而我们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一代人竟还不如残疾人!提起来这怎么不让我们怨气和怒气由此而生?完全是社会的不公平,政策的不公平造成的!
       中国是传统的家庭模式,家长以孩子为自豪。当你接触年轻的家长时,他们每天谈话的内容都离不开孩子,当你接触老年人时,他们少不了以孙辈为话题,可我们说什么?我们失去了话题,失去了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话题,怎能不自闭?我们自己都觉成为了另类。中国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失去孩子的人好像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戳着脊梁骨说三道四,这种思想压力,传统舆论的压力,能不抑郁吗?
     我以为解决这些人的心理问题,首要的是社会的关爱,让社会知道我们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造就积极地社会舆论抵制那些传统观念,消除社会上歧视的眼神,让我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其次在经济上,生活中得到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只有政府一系列的措施出台,才能让这些人抬起头,挺起胸。这比说教性的心理课要强百倍。
     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感谢你们心理工作者关注失独现象,也希望打通一条解决失独者心结的希望之路。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配合。
爱在失独者之家

1

主题

13

回帖

9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17: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现实 发表于 2014-6-12 17:06
虽然我不愿意接受访谈,但愿意在这里跟社会各阶层讨论这个话题。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点烦失独 ...

      中国一个广泛的观念是,最深、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给子女的,爱得越深失去的时候也越痛。在欧美做的心理调查发现,失去子女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心理创伤,对人带来的心理、生理、社会能力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所以怎么能不理解失独者的哀伤和愤怒?再加上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的的影响使失独者精神上受的痛楚更大。而很多没经历人缺乏关怀他人的品质,可能是也害怕这种痛苦,而选择逃避吧
      而面对这么巨大的痛苦,一个人如何能完全承受,这个时候需要的更多周围人、社会上的理解和支持。生活的保障,情感的支持,心理的援助等等。我完全同意这是大家需要一起面对。这就是很现在多失独者自己在争取的,也是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努力想做的,我相信之后会更多人参与。
      关于政策,我不想说太多,大家都在看,都在讨论。我之前和一个报道失独群体的记者朋友讨论过。一个简单的比较,在欧洲这边,丧亲的人可以向政府申请 一种扶助基金,包括长时间不用工作安心康复,期间由国家资助基本生活费,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费用也是保险覆盖。当然这样的制度欧洲也用了一百多年才建成。而中国很多都近几年才开始起步,比如就我了解的,目前我国连心理卫生系统概念都还没有,更别说政府提供心理援助资助。还是那句话,这也是我们这帮年轻一代在努力做的,也许对现在的你们帮助会有限的,等几年甚至多年后,我相信不停维权的失独者,不断庞大的志愿者都会促进这些事的改进。就像几年前国内搞心理的没有人关注丧亲,而近两年我知道有一批学者在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了。
      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有些理想化不切实际,但有希望能有往前走的动力。

      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肯定,也非常感谢能从你们自身的角度跟我谈这么深刻。我已经开始在成都组建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对失独者的心理帮助平台,我会把你给我说这些让他们去了解去讨论,希望更多人理解你们的哀伤和处境。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于 2014-6-14 07: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失独者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几下几点:
1、失去了孩子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不敢见人,低人一头,大家共同的感受和做法就是断绝了和以前亲朋好友的联系,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事情,有人连政府给的扶助金、慰问金也不去领。
2、人生没有方向,失去了希望,活一天混一天,用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人活着,心死了。
3、自我解脱思想压力的方法大多是采取关在家里不出门或离家出走,四处飘荡,居无定所,逃避现实。
4、心理脆弱,见不得人家幸福的笑脸,听不得过年过节合家团圆的氛围,过年过节是引起伤痛最大的精神刺激。
5、双面人生现象,人前一面强装笑脸,看似正常人,人后以泪洗面,开心不起来。很多人为了不影响其他家人,找没人的地方自己去哭。
6、只有和同命人在一起心里才有平衡感,才有放松和说笑。
7、精神压抑,无处发泄,哪怕是在街上和人吵一架也似乎觉得心里痛快了许多。
。。。。。。
由于这些众多的心理现象和表象,造成失独者群体失眠症、抑郁症甚至癌症患者多发,产生这些现象的内因和外因,是心理工作者和关注失独者探究的课题。


爱在失独者之家

10

主题

36

回帖

436

积分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4-6-14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你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我做为失独者无法接受你的采访。
爱在失独者之家

1

主题

13

回帖

9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5: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wh555666 发表于 2014-6-14 18:29
谢谢你,你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我做为失独者无法接受你的采访。

非常感谢你的理解,我们也理解你们的痛处。不过这研究不是直接去回忆你们的丧亲经历,属于自由回忆吧,更多关注哪些经历影响了你们的人生态度。
无论怎样,还是谢谢您
爱在失独者之家

1

主题

13

回帖

9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现实 发表于 2014-6-14 07:05
目前失独者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几下几点:
1、失去了孩子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不敢见人,低人一头,大家 ...

特别感谢你说这些,你们最真切的感受啊~

我之前有跟您提到国外国外已经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其实发现丧亲中有部分(10%左右)心理创伤较严重的,跟您描述的有很多很像的地方,比如:1、大多数时候都处于痛苦状态,不断回想去世的亲人,希望再见到他们;2. 失去了自我,感觉自己有一部分已经死去,感觉心死了(你说的第一条就属于这类);3.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接受亲人的去世,会避免让自己回想起去世亲人的人、事、物(您说的第4条);4.对亲人去世一直感到苦楚、甚至愤怒(您说的第7条);5.无法再相信别人,感到自己很孤独,自己独处(您说的第3条);6.生活无法继续(没法交新朋友、没有有兴趣的事、感觉生命再也没有希望和愉快)(这是你说的第2条):7、感到麻木、空虚、甚至无意义。。。。

很多方面跟你描述的失独者中的有些人有些情况相似。失独者面临的很多心理的问题,不是失独者仅有的,很多丧亲者都有。但是由于失独者所面临的痛苦又是最大的,失独带来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所以需要更多更具有针对性的关注。
其实这些情况如果有几条出现,在国外就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了。但是国内没这个条件,失独者连最基本的社会支持和福利待遇都很欠缺。

我对比您说的,其实就想说其实心理学界一直有做,也在努力地探索有效的心理援助方案。但是中国现在刚刚起步,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和传统文化环境下,失独者面临的问题更多。希望有更多失独者能愿意参与到我们工作中来,我们都希望能更多的帮助到你们~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