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遭受了人生困顿的老年职工,他们生于上世纪5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赶上了80年代第一批执行独生政策,却痛苦地遭受了独苗夭折的厄运。有些家庭因为孩子的重病和大灾,他们顿时变得一无所有,他们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和方向,可能生不如死…… 他们,就是那些“失独”家庭。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者家庭,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个! 孤寂、彷徨、绝望、无助……不知道该怎样来形容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没有人能明白别人有病,有儿孙轮番照顾,只有他们,有病自己受,有痛自己忍,没有人能真实触摸到只有望着天上的明月星星寻找孩子的身影,守着自己床前的一盏孤灯压抑自己的痛,流泪到天明的沧桑悲戚。 失去独子以后,谁来为他们养老?谁来照顾他们的晚年,谁来慰藉他们破碎的心灵?当然,只有政府——国家的人文关怀理应普照每一个失独的职工!失独职工的后半生该如何安放,是失独群体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为解决日渐凸显的失独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广州近日首次设立“失独养老专区”,让老人失独不“孤”。据悉,广州市老人院目前共开放50个床位接收失独老人入住,这显然是对失独老人倾情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浙江可否积极效仿? 他们是一群需要温暖和关爱的特殊群体,希望国家的人文关怀应更加有力度,使失独职工不用再流泪到天明!使他们的晚年,能让阳光照进他们悲伤的心田! 2015年8月6日 11:16 来源: 浙江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