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感谢东郊办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一门就业技能,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每月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日前,面对上门回访的社区工作人员,东郊办联盟社区居民吴秀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几年前,吴秀因单位改制而下岗待业在家,一直想要找份工作,但无奈学历低、工作技能欠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联盟社区了解其情况后,主动上门联系,安排其参加东郊办开展的家政和护理就业技能培训。通过两个月的系统培训,吴秀熟练地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很快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吴秀参加的就业技能培训,是东郊办“幸福家庭”项目工程建设实施的内容之一。据了解,东郊办现有居民1.2万人,其中70%左右为失地农民。虽然已经脱离土地成为城镇居民,但受传统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市融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身份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让居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中去,近年来,东郊办紧紧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活动主题,深入推进“幸福家庭”项目工程建设,着力提高居民群众的家庭生活幸福指数,提高居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东郊办开源社区流入人口查媛媛于今年8月考上淮北师范大学,其父亲长年在外打零工,母亲无工作,家中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妹妹,数千元的学费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小压力。开源社区经摸底调查后了解了该户的情况,及时为其申请了人口基金助学成才救助,经评议、公示、申报等程序,成功地为查媛媛援助了2000元。为了帮助计生困难家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该办实施了“帮扶救助,发展致富”行动,着力打造特殊家庭扶助工程。
今年以来,该办共为260户计生家庭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切实解决因意外伤害致贫、致穷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对特殊家庭实行结对帮扶,今年共为12户特扶家庭购买了特扶保险,为4位身患大病的计生家庭申请救助2000元,为2位贫困母亲申请救助1200元;为2户计生困难家庭申请救助1200元,为3名困难学生(其中1人为流动人口)申请救助6000元,为1户失独家庭申请紧急慰藉3000元。此外,免费为115名大龄无业人员开展面点烹饪、家政培训、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打下扎实基础。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申请两年无息小额担保贷款,为他们创业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有效推动了“幸福家庭”项目工程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家庭生活幸福指数,受到辖区居民的普遍欢迎与好评。 (本报记者 马卫东)
2015年09月29日铜陵日报
|
上一篇:邕宁区那楼镇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广西)下一篇:洛南县三举措关怀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陕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