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失独者之家交流群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034|回复: 1

三个失独家庭的地震“后遗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6 0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在当年的震区采访时,一位遇难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震区已有4000多名再生育妇女怀孕,其中有3000多名婴儿健康出生,但仍有1000多个家庭,无法得到孩子。“即使成功了,他们已经是40多岁的人了,年龄大了,精力、经济条件都越来越不济,要到60多岁才能把孩子抚养成人,这让他们心焦。”这位家长说。
  有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目前我国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民政部曾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曾令秀
  不到60岁,不放弃生育或收养一个孩子
  “她七岁的时候她爸爸就得病去世了。那时候,她抱着我,我说你爸爸快要死了,今后只有我们娘俩相依为命了。她说妈妈不要哭,妈妈不要哭!还有我在。我就感觉她一下长大好多,多听话,多懂事的孩子。”
  “她爸死了以后,我们两个相依为命,我每次外出去做工回到家里,她都是把饭煮熟,摆上桌子等着我一起吃饭。她还经常帮我一起洗衣裳。”
  “我重新结婚以后乡亲们都让我们重新生一个小孩,我和老公都说不要了,我们有这一个乖女儿就够了,她很懂事很听话,也喜欢她现在的爸爸,她将来也会孝敬我们。”
  曾令秀,绵竹市富新镇三合村十组村民。“5·12”地震后,年过半百的曾令秀总是觉得记忆力变差了,干活丢三拉四,做事魂不守舍。但女儿生前的每个点滴,却顽固地扎根于她的脑海,那些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昨天,细节历历在目。
    曾令秀至今无法完全从失去女儿的阴影中走出。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曾令秀说,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爱。地震头一天,女儿还帮她洗衣裳,她帮人家栽秧子的脏衣裳,全部都是女儿帮洗干净的。曾令秀平时最喜欢穿那件衣裳,穿起那件衣裳就想起女儿。
  “我女儿那时已经12岁了,就要上初中了,她的个子长得好高了,村里人都说她长得漂亮。在学习上我女儿也是班里佼佼者,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年级的前几名。”曾令秀说。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曾令秀的女儿才被从学校倒塌的教学楼里掏出来,掏出来时,孩子的脸被水泥板砸得面目全非,全身也烂了,曾令秀当时一下子就昏死在那里。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女儿没有了。
  曾令秀患上了抑郁症,哮喘病,身体每况愈下,她每天睡觉都会梦到死去的女儿,她常常在深夜里大声呼喊着女儿的名字。在震后的5年里,她每天要靠吃药物来维持精神,几元钱一粒的药一天要吃好几粒,而购买药物的这些钱都是用女儿的抚恤金。
  女儿遇难后,曾令秀想再要一个孩子,但始终未能如愿。前两年,她也曾怀上过孩子,但到医院检查过后,发现胎儿不正常,有三四个月了,但做B超看不到孩子。医生建议打掉了,因为那时吃药太多,可能导致胎儿不正常。
  医生根据她的病情,建议他们等一两年后再要孩子。但是现在,他们想尽办法也怀不上孩子。这使他们万分苦恼。

  曾令秀和后来的丈夫给女儿上坟。
  “5·12”地震后,国家为失去孩子的家庭实行免费试管婴儿再生育政策,每个家庭有两次免费机会。但有三分之一的母亲由于年龄原因,几乎再也不可能为人母了。
  多次怀孕失败,曾令秀夫妇也开始想收养一个女孩。为此,他们也去过几家孤儿院。“原来的就是一个女孩,如果可以收养到女儿的话,觉得孩子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曾令秀说。但是,几次去都没有找到她认为合适的孩子。
  “只要我还不到60岁,我就不会放弃生育或收养孩子。”曾令秀说。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余庭云
  孩子有了,老婆没了

  余庭云在地震中失去的18岁女儿。
  自从女儿没了后,48岁的余庭云和妻子对生活的态度已经不一样了。
  像许多失独家庭一样,随着孩子的离去,那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已不再温暖。余庭云和妻子也感觉到了,他们的关系正在日益紧张,每隔几天就会发生激烈的争吵,“有时还会大打出手,最厉害的一次都动了菜刀”。
  余庭云告诉记者:“我们因为一些小事发火吵架,似乎总是在埋怨对方,我忘不了我的女儿,要为死去的女儿讨点‘公道’,可老婆受过刺激,不想看到这一切,动不动就出走不知去向。”
  为了缓和关系,2009年11月,余庭云和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儿。但女儿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带来多少温暖。在余庭云看来,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跌入冰谷,而对于新女儿,他也没有给予太多关爱,因为他更怀念在地震中遇难的18岁的那个女儿,“她很懂事,不用我怎么操心……”
  和很多幸存者一样,余庭云觉得自己地震“后遗症”的表现之一就是幻灭感很强,即使是亲情和爱情也不能幸免。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余庭云已经有了一个新女儿,但他总是会想起地震中失去的那个18岁的女儿。
  余庭云还经常失眠,总是会梦到失去的女儿。他总认为是自己对不起女儿。当时,是他不顾妻子的反对非要出高价让女儿大老远到城里住校,来上“重点中学”的。他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一所重点学校里的教学楼竟然“不堪一击”。也正是因为这个,余庭云再次不顾妻子反对,非要理论理论,结果还吃了苦头。
  妻子一气之下把新生女儿丢给爷爷走人了。后来,找到了妻子,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彻底断裂了。2010年秋天,余庭云办了离婚手续。
  从板房搬到汉旺新县城的日子里,余庭云会选择和同样在地震中有至亲遇难的人交往,但住在新县城里,并没有让余庭云心情好一些,“我这么大年龄的人了,每天既要找工作,又要照顾我三岁多的女儿。我该怎么办才好?”余庭云的眼睛里有点迷茫。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安绍明
  老了,谁来养我们 我们的老人谁来养?
  绵竹市汉旺镇东谱村二组的安绍明、李代贞已经50多岁了。那一年,他们18岁的女儿是在绵竹汉旺中学上课时,被地震倒塌的教学楼压死的。
  “我们两口子十几年来,背井离乡,辛辛苦苦到外地打工赚钱,刚把家里房子修起来,刚把独生女儿带大,女儿上学的学费都还是贷的款。结果女儿死了。”说到这里,安绍明的喉咙突然像被堵住了。

  安绍明夫妇在田里插秧。他们一直想着多赚点钱养老。
  “我们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我每天清晨四点就骑车去上班,下午四点多才能回家,回家后还要下地干农活。现在,我们两口子还能干点活,等我们老了,干不动了,我们怎么活呀?我们谁来养,我们的老人谁来养?” 安绍明说,“我们现在还可以相互照顾一下,等一人先走了,后面那人可就更惨了。干完活回到家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那时该怎么办?”
  望着一亩多地的大院子、三四间空空荡荡的大房子,年迈老爹老娘的满面愁容,安绍明的心里常常犯急。
  现在,他只有全力在外打工挣钱,想着多赚点钱养老。然而,靠打零工赚钱,又能赚到多少?所以,一家子人也只能紧巴巴地过日子。
  据四川省计生部门的数据显示,“5·12”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个,绵竹市富新镇和汉旺镇就是失独家庭较多的地方。在经历地震灾难打击之后,失独家庭还要面对 “失独”引发的各种“后遗症”,地震已经过去5年,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痛依然难以愈合。
  这是很多失独家庭面临的困难,孩子没有了,家中双方父母早已年迈体弱,需要赡养,而两个重劳动力,也将迈入老年,家庭经济状况很可能陷入窘境。
  “我有时候都没有精力干活,我妻子自从地震后,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都没有办法怀孕,本来我们想再生一个孩子,医院说我妻子气血不通,这么几年了,我们一直没有孩子。” 安绍明无奈地说。

  安绍明拿着女儿的遗像,陷入回忆当中。
  在确定无法生育后,妻子李代贞一直想领养一个孩子,但是安绍明极力反对,夫妻间经常会因为领养孩子的事激烈争吵。“既然自己不能生孩子了,也就没有必要领养孩子了。”安绍明担心,“等我们把孩子养大到20岁,我们都已经八十几岁了,到那时,孩子上学学费更贵,孩子结婚要彩礼,我们上哪里去找钱?”
  现在,安绍明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赶到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剑南春酒厂打工,是做翻酒糟工种,一个月干下来就一两千元钱。李代贞则每天下地,帮助邻居家栽种秧苗,几乎没有收入。
  “我们现在领养孩子干什么,关键是我领养这个孩子有什么必要呢?我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我拿什么来养活这个孩子?”安绍明一脸无助。(贾玉川)
                              2016-01-06 01:54:5                  大洋网





上一篇:组级计生队伍发挥作用 奠定基层基础工作新格局(浙江)
下一篇:微评 避免失独母亲滑入自杀深渊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于 2016-1-6 09: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失独家庭的地震“后遗症”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