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养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年龄大都50岁开外,一直和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除了情感的煎熬,还要面临养老的窘迫,亟待社会更多关爱。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一直是家庭生活的全部理由与希望,如果一场变故,使这样的理由与希望骤然化为乌有,这会是怎样一种打击?这种打击,显现在身体上,更显现在精神上。但若不了解他们,你就根本无法感受那种难以形容的绝望与心痛。在北桥街道,一支名叫“丁香树”的志愿者队伍,致力于走进这一群体,聆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并通过心理疏导、社区活动、组织旅游、健康讲座等方式,抚慰着失独家庭之痛。 □商报记者林琳 悲痛!整个心儿被掏空 在北桥,目前失独家庭有21户,在观念相对传统的农村,育儿养老,更是根深蒂固,儿女就是父母的天,父母的命。虽然距离那场意外已16年,但那根刺扎在67岁的尤阿姨心里,永远无法拔去。每每提及,泪眼婆娑,如鲠在喉。2003年12月,就在尤阿姨的孙女过完周岁生日的10天后,她唯一的儿子,在骑车途中被一辆集装箱车撞倒,当场身亡,年仅26岁。 这曾经是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小家庭。尤阿姨和丈夫都是普通农民,后来离了地,家里搞了点小本生意,儿子跟着丈夫一起干。日子谈不上富裕,却也安稳,儿子结了婚,还给他们添了个可爱的孙女。可不料,却在幸福之门刚刚开启之时,戛然而止。 “就像天快塌下来,头发几乎一夜之间就白了。”中年丧子,尤阿姨整夜整夜的泪流不止,到后来似乎眼泪都已哭干了,多少次她都想随儿子一起去了,但想到膝下的孙女,又苦苦撑了下来。尤阿姨直言不讳,孙女是支撑老两口这些年活着的唯一动力,为了给孙女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年近70的丈夫,还在外头干活,两人收入不多,却倾其所有精力和金钱培养她。在他们眼里,孙女就是儿子生命的延续,看到她如同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这些年,尤阿姨对儿子的思念,从未随时间流逝而减少一丝一毫。每天,尤阿姨都要对着客厅墙上儿子的遗像说话,但凡走在路上,看到与儿子体貌相像的人,尤阿姨都忍不住多看几眼,看着看着,就又黯然神伤。而与记者交谈中,尤阿姨几乎是在哽咽中说完了自己的故事。 62岁的韩老伯,与尤阿姨有着相似经历。2009年,韩老伯24岁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身亡,留下了出生不久的孙女。医院通“知我时,儿子就躺在了太平间,我们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韩老伯说,由于条件不好,他30多岁才结婚,得了个儿子,儿子长得很帅,成绩又好,生前在常熟一家光伏企业工作。中年得子,老来丧子,他算是都经历了,儿子这一走,他整整在家病了2个月。 相比于尤阿姨以痛哭的方式宣泄,性格内敛的韩老伯,则选择借酒浇愁,每天一斤半白酒,喝得昏昏沉沉才能暂时搁下伤悲。“我一个大男人,也不能哭,也不能倒,喝喝酒心情舒畅些。”韩老伯说,儿子走后,媳妇也改嫁了,不过跟他们关系融洽,经常来往。而孙女留在了他们身边,跟小女儿似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希望。孙女从小体弱多病,为此老两口没少操心。 转变!仍有人关爱着自己 2014年,北桥街道计生办和妇工委牵头,开展“关爱失独家庭”的公益项目,并成功申请到市级公益创投项目,而其也注册了一支取名为“丁香树”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来自各个社区的30多名志愿者,与失独家庭结对,一对一开展抚慰服务。 由于同在一个社区,盛南社区支部委员居晓英,被分配与尤阿姨结对。她清楚记得,2014年,第一次看到尤阿姨时,她面容憔悴、毫无生气,一说起儿子的事情就掉眼泪和叹气。当时,尤阿姨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出门唯一的去处就是妹妹家。经过居晓英一次次的登门拜访,尤阿姨渐渐卸下防备的心里,跟随她去往公益创投项目开展的场所。第一次,尤阿姨对着心理辅导老师,毫无保留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跟老师聊完后,我感觉轻松多了。”这两年,尤阿姨每月定期与心理辅导老师交流,他们也表示,尤阿姨的情况越来越好。 除了心理疏导,尤阿姨在居晓英的引导下,渐渐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戏曲晚会、烹饪比赛,跟着大家庭去无锡、常熟游玩。尤阿姨比以前开朗,也更开心了。“以前是他们拽着我参加,现在我一天不出门就难受,呵呵。”尤阿姨说,居晓英也跟她成为了知心朋友,分享心事。 因为与尤阿姨经常一起活动,韩老伯与她成为了好朋友。考虑到韩老伯的顾虑,公益项目负责人毛建凤特意安排了一位与韩老伯年龄相仿的心理辅导老师。毛建凤说,以前见到韩老伯,总是独自一人坐着一言不发,而现在有活动,他都乐于参加,乐呵呵的。 毛建凤介绍说,北桥街道共有21户失独家庭,街道平日对他们关爱有加,逢年过节走访慰问,到2014年正式把“关爱失独家庭”项目立项,申请公益创投,主要开展志愿者结对帮扶、心理咨询、老年人疾病预防和养生讲座、团体活动等等。我们选拔的志愿“者大多是社区的妇女主任、居民小组长,对居民比较熟悉,也更容易与他们亲近。”毛建凤说,考虑到志愿者非科班出身,初次接触失独家庭,他们也会定期组织心理老师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培训沟通技巧。 据了解,通过“丁香树”的抚慰,一些人已走出阴霾,重新开始生活,有的还选择再生育一个孩子。 尤阿姨与韩老伯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健康长寿,把孙辈抚养成人,成家立业,算是对儿子的告慰,也是对自己的交代。 2016-03-01 08:12:49 来源:城市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