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宁波频道11月9日讯(记者 李竹青 通讯员 李一平)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恐怕是世上最让人心痛的事了,特别是失去的是独生子女,父母承担着难以想象的悲伤。
计生特殊家庭一般是指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这些无子女计生特殊家庭,一直政府及社会各界关爱着。11月8日,宁波市计生特殊家庭健康关爱中心在华慈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以后,这些家庭成员到华慈医院可以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医疗费用减免等关爱措施。
在宁波,市计生协已经出台了不少帮扶无子女计生特殊家庭的措施,还有一群善良热情的志愿者,一直在陪伴照料着这些特殊家庭成员们。
志愿者阿姨家里有个呼叫铃
60岁的鲁阿姨家住江东紫鹃新村,已经做了好几年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志愿者。她和小区里4户共6位失独老人结对多年,是朋友也是家人,如今这些老人年纪都在七八十岁。
鲁阿姨家里有一个特殊的呼叫铃,铃的另外一头,是同小区里一位84岁失独老人的家。
这位老人25年前失去独生子,老伴也已经去世,独自生活,身体欠佳,他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鲁阿姨总是会担心,万一老人在家突发什么病,都没人知道,就找人安装了这个呼叫铃。不管白天黑夜,老人如果遇到身体不舒服等情况,都可以按响这个铃呼叫,鲁阿姨随时会赶过来。
“我和这些老人相处得就像亲人一样,我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女儿。一般每周要去每家三次,看看他们,聊聊天。有时有事在外面,我就打电话,问问身体有没有不舒服,中午的饭菜买好了没有”,鲁阿姨说。
鲁阿姨觉得,这些老人们年纪大了,最需要的是生活上的照料。“他们没有儿女,相处久了,有什么事情都会和我说”,老人如此信任她,和她的真诚、细心不无关系,有位老人说,很难买到老人穿的宽松棉内衣裤,鲁阿姨就专程去布料市场寻找手感绵软的布料,给老人们做宽大的内衣裤。平时,她还常陪老人去医院看病,让他们感觉到,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孤独,生活也有人照料。
有不同的帮扶政策
记者从宁波市计生协了解到,像鲁阿姨这样的志愿者,全市有数千位。
这几年,全市正不断拓展计生特殊家庭关怀服务领域,市计生协针对不同年龄段特殊家庭人群,开展了个性化的服务。
比如,为40周岁以上家庭成员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心理档案建档等服务;为50周岁以上家庭成员提供免费眼健康检查及白内障手术诊疗;为60周岁以上老人统一投保商业保险,其中包括重大疾病保险金、住院津贴、意外死亡伤残保险金等;为70周岁以上老人定期提供免费家政和亲情陪护服务,包括卫生保洁、饭菜配送、陪医配药、居室整理等
另外,还落实联系人结对制度——“四送四必到”:春季送养身、酷暑送清凉、金秋送文化、寒冬送温暖;生日必到、生病必到、重大节假日必到、突发事件必到。通过这些亲情关怀,帮助计生特殊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市计生协还开通了“爱心旅游直通车”,经常组织各类旅游、联谊活动,让这些家庭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市计生特殊家庭健康关爱中心成立
失独家庭成员就医更方便
11月8日,宁波又添了新的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措施。市计生特殊家庭健康关爱中心在华慈医院正式揭牌成立,这个中心是由市卫计委、市计生协和华慈医院共同组建,也是全国首家计生特殊家庭健康关爱中心。
健康关爱中心成立后,这些特殊家庭成员可以在华慈医院享受优先挂号、重病年迈的可以优先诊疗、检查;在医疗费用上,各类检查费用平均优惠10%—15%,参加医保的计生特殊家庭成员门诊诊疗费减半优惠,未参加医保的免门诊诊疗费,就诊时首次注射费免费;如果配制中药,优惠10%。
计生特殊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时,华慈医院可以提供专家会诊服务;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重大、紧急病例,华慈医院提供住院转介及相关绿色通道服务。
另外,计生特殊家庭成员还能在华慈医院享受到优惠的体检服务、健康养生保健咨询及义诊服务。
市计生协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方便全大市的计生特殊家庭就诊,未来将会在县市区陆续开设出健康关爱中心。
新闻链接
无子女的计生特殊家庭成员想参加市计生协的各项帮扶政策应该怎么办? 目前有三种途径:直接与当地街道或社区计生协会工作人员联系;拨打12356人口计生服务热线咨询;关注微信公号“宁波计生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