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 养老风险增大 全国人大代表刘凤表示,独生子女家庭是时代的产物,是国家的需要,它们的出现并非自然形成,是独生子女家庭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牺牲和奉献的结果。在约1.5亿户独生子女家庭中,相当一部分家庭已无再生育可能。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都已进入晚年,身体状况明显降低,生病几率明显加大,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疾病照顾、孤独时的慰藉等功能要比多子女家庭弱小的多,缺乏起码的回旋余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父母的高龄化会日趋严重,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就会越来越大,现实困难也会越来越多。 此外,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精神抚慰及养老问题,也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刘凤称,国家先后为民办教师、乡村医生、农民工等落实了优抚政策和补贴,而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优抚政策和补贴还不尽到位。 刘凤建议,政府应加大国家对独生子女和失独家庭的扶持保障力度,在养老、医疗、个人所得税缴纳、退休金、低保等诸多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真正实现独生子女和失独家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体现政府信守承诺,诚信于民,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刘凤还建议,国家对独生子女和失独家庭应建立统一的奖励补贴和优惠政策标准,避免各省市区单位等标准不一。 对经济有困难的省市县区和有关单位等,国家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对当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到位的省市和单位更应加大支付转移力度,因为那个时代他们为落实好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面临更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财政压力加大。 刘凤还建议,建立失独家庭国家终身保障制度。独生子女家庭出现意外事故、伤残和死亡等一系列的问题,应该由国家民政部门统一纳入兜底养老范畴。 2017-03-14 14:01 千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