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一百来万个失独家庭,宁波有多少?截至目前,宁波60周岁以上的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有近3000人。据悉,宁波全市计生协组织的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帮扶志愿团队有332家,超过6200名志愿者在做“上门儿女”,为老人们提供心理慰藉、生活帮扶、医疗保健等服务(5月2日《宁波日报》)。 报道中“上门儿女”的帮扶事迹,令人感动,他们不愧“小棉袄”的美称。这些志愿者用自己的贴心服务部分解决了失独者的生活困难,温暖了他们孤独的心,帮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功不可没。帮扶失独者,不能少了志愿者。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帮扶队伍中来。 不过,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失去父母的孩子可以长大,但失去孩子的父母是怎么都过不下去的。”失独老人的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央媒对100位失独父母的调查显示,他们中超过60%的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自杀倾向的达38%。这么严重的心理问题,单靠不是心理专家的志愿者的开导很难奏效。相对于全市近3000人的失独老人群体来说,一年几百次(去年是316次)的心理辅导仍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志愿服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境仍然存在。因为志愿者提供的一些服务并非老人所需,不受欢迎的现象客观存在。 关爱计生特殊家庭和失独老人,是一项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完成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政府出面支持这项工程。在这点上,宁波做得不错。如海曙南门街道成立了“关爱计生特殊家庭老人专业委员会”,12个社区纷纷出招关爱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在北仑,为减轻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抚养第三代的经济压力,去年为6户家庭提供每户1000元至1500元的隔代助学帮扶金……
这些措施很实在,给失独家庭送去了政府的关怀,要是能把这些措施统一到前年10月浙江省卫计委、民政厅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精神上,效果肯定会更好。通知内容涉及失独家庭生活保障、养老照料、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相较北京、广州、重庆、深圳等地出台的失独家庭扶助政策,浙江出台的政策更具亮点,如补助力度大,补助系统全面,帮扶措施具体细致等。全省各地市应该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切实履行起政府的帮扶职责,不折不扣地逐条落实通知要求。 通知规定,女方年满49周岁、未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中,夫妻一方或双方失能、失智等生活不能自理的,发给特别扶助金每人每月700元。对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依法收养子女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助。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指定公办养老机构对生活不能自理或70周岁及以上的“失独老人”予以安排和接收。在丧葬服务上,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亡故后,符合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根据有关殡葬管理规定为其办理丧葬事宜等。所有这些,无不是善政,但需要政府去安排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