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失独者之家交流群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393|回复: 2

冰城失独家庭除夕聚一堂:自办春晚抱团取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6 0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联、福字、大红灯笼。除夕当天,在哈尔滨市一家宾馆的宴会大厅里,哈尔滨首届特殊(失独)春晚拉开了序幕。
  “来,大家一起喊‘茄子’。”演出前,129户特殊家庭系上了鲜红的围巾,站在楼前的台阶上,拍下了一张集体照。
  这场特殊的春晚,是由黑龙江省总工会指导、哈尔滨市行大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主办的,主题为“我们一起过大年、失独家庭不孤独”。其中12位坚强乐观的失独老人刚刚参加完全国首个“失独家庭口述实录”的录制,他们勇敢地面对镜头,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老人们说,虽然自己失去了唯一的孩子,但没有失去整个人生,他们不只有孤独,也有自己的光彩……
  失独老人
  勇敢讲述自己的故事
  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是舞蹈《张灯结彩》,演出人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虽然都是第一次登台表演,但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
  参加表演的赵大爷年近八旬,但身体硬朗,精气神儿十足。他感慨道:“我们这些‘同命人’原本很怕过年,今年好了,大家在爱心人士的组织下一起过年、抱团取暖,希望以后年年都能这样。”
  2月初,在哈尔滨行大失独者之家,失独老人赵大爷正襟危坐,在聚光灯下悠悠地讲述着自己和爱子小明的往事,没有悲伤,没有哀叹,老人的声音就像流水一样轻柔。据了解,赵大爷参与录制的“冰城失独家庭口述实录”,是黑龙江省总工会“工助龙江”——“失独职工不孤独”公益项目中的子项目,是专门面向我省失独家庭开展的专题性访谈活动,希望能通过访谈口述的方式记录失独职工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他们、走近他们。
  失独者常女士最初有点惧怕讲真话,她回忆道,自己以前拒绝参加任何活动,避免与人接触,总担心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会揭开她的伤疤,“我们是时代的一个印记,谁也改变不了,虽然孩子没了,可生活还得继续,我想为有同样遭遇的姐妹们做个榜样,这也是我勇敢地站到镜头前的原因”。
  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市行大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主任邹芳告诉记者,这些受访的失独老人,大多数是“工助龙江”公益项目的受益者,他们通过“读你”老年公益课堂相识并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一起相互慰藉,加上社会各界的关爱,渐渐走出了失独的阴霾。
  “我们有一整套专业的口述档案征集流程,录制拍摄环节也不例外,在专门的摄影间里,布景、灯光都做了特别的处理。”邹芳说,“口述实录”就是要通过笔录、录音以及影像收集的形式,记录和留存下失独群体的心路历程,心理调适后的感悟,以及他们走向新生活的方法,为更多的失独者提供借鉴。要做实录,采访前要花大量时间准备,为这次口述访谈活动服务的都是东北林业大学的志愿者,录制前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的培训,比如如何与失独老人面对面交流、倾听、提问,如果遇到一些当事人不愿意提及的经历该如何处理等,同时确保口述内容真实准确。
  他们的生活不只有寂寞和悲伤除夕当天,当灯光和音乐响起,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表演者暂时忘记了伤痛,一起欢快地歌唱、舞蹈,他们灿烂的笑容给冬日的冰城带来了一些喜庆和温暖。
  对于记录人员来说,每次聆听老人们的讲述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根据实录要求,每位受访老人要讲述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年龄、名字、籍贯、爱好等,还要讲述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与孩子生活的故事以及未来规划等。有的老人能根据提问滔滔不绝地展开叙述;有的年龄较大,面对镜头时容易紧张,讲话没有条理,全靠提问者引导;还有人讲着讲着,不可避免地触及心底的痛处,难过得放声大哭,不得不中断录影……
  “其实,老人们很想倾诉,甚至想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讲出所有自己和孩子的故事……”据现场录制负责人闫美英讲,参加口述访谈的12个失独老人都有兴趣爱好,画画、书法、弹琴、种花草。一些老人还是“技术控”,在家里做木工活。以前,一提到失独家庭,人们往往会给他们贴上“悲痛欲绝”、“孤苦无依”的标签,如今,他们中有很多人在爱心组织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帮助更多的人。访谈时,工作人员会准确地将“大笑”、“咳嗽”、“叹气”这样的情绪表达全部细致地记录下来。在后期整理时,也会保持其语言风格的口语化,最大限度地还原他们的生活,真实地记录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
  参加这次口述访谈活动的志愿者何文珍说“: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作为年轻人,听老人们讲知青生活,讲自己和孩子曾经的美好记忆,真的很震撼,也让我对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其实并没有像外界认为的那样脆弱和不堪一击。”
  记录下时代特殊的一段故事
  为失独家庭录制口述实录,这个想法是怎么想到的?据在晚会现场参与志愿服务的刘国福老师介绍,起初是因为看到越来越多的失独父母走出家庭来参与公益活动,就像参加这次的联欢会,他们很乐意交流,讲述自己克服困难回归社会的经历,这对帮助其他失独家庭很有借鉴意义。以前往往聊完了就过去了,于是他想到能不能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下来,没想到此倡议一出,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
  刘国福说,失独群体是一段时期内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纸质档案只能记录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却无法描述出事件亲历者的心情和感受,难以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与泛黄的纸质档案比,口述实录显然更加生动。
  记者近日从黑龙江省档案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探索开展口述档案采集工作,通过事件当事人或亲闻者的口述,用文字、声像等形式,把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改革史、建设史、人物史等保留下来,留存一个有声有色的黑龙江,这份全国首个“失独家庭口述实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据悉,整场晚会失独家庭共表演了22个文艺节目,用时120分钟,晚会在大合唱《相亲相爱》中落下帷幕。
                 来源:生活报  2018-02-25 09:52     记者:于海霞





上一篇:平邑街道:卫计办走访慰问失独老人
下一篇:新人报道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于 2018-2-26 11: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命人”能够勇敢的面对社会和生活,这很好,会尽快的走出失独1的阴霾。
很好,今天上网很顺利,不知道前几天怎么了?上不去网。
发表于 2018-2-27 0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办春晚抱团取暖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