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打开的那扇窗 在武汉市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记者碰到了洋溢着温暖笑容的袁永海,谈及互联网,袁永海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互联网太妙了,在家里就能赚到钱,简直就是为残疾人量身定做的。” 在接触互联网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前,袁永海也曾有过一段辛酸的过往。“由于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有条腿不方便。”对于残疾人在就业方面遇到的窘境,袁永海感同身受。他换过很多职业,包括:发型师、房产中介、汽车用品销售员,“扫楼”的时候,腿上那种钻心的疼痛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然而,心若向阳,何惧悲伤。上帝在为他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他打开了一扇窗。2006年,袁永海接触到互联网,在一家网站做推广营销,几年下来累计为这家公司拉到上大量的业务,自己也因此获得了第一桶金—— 50多万元,这笔资金让袁永海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 2008年,袁永海在一个电大残疾人学校学习,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姓叶的脑瘫残疾人。一听说袁永海居然能在网上赚钱,小叶很惊讶,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一有时间就向袁永海取经。突然,有一天,小叶兴奋地告诉袁永海,“我也在网上赚到钱了!”袁永海问:“赚了多少?”“5块钱!”小叶回答。“对一个残疾人来说,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赚到钱,生活就有了希望啊!”小叶的故事让袁永海萌生了一个想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残疾人学习网络技能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在政府的关怀下,这个想法慢慢变成现实。2009年,武汉市残联举行“阳光创业计划书大赛”,袁永海的《互帮网残疾人网络工作平台创业计划》获得了特等奖。官方的肯定让袁永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2011年11月,互帮网正式上线运营。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理想和现实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原本以为网站一上线就会有很多企业来支持,很多残疾朋友也会来这里找到工作。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网站运营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大家都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部分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认为这个网站是骗子网站。其次,网站业务量很小。10万多元的本金投入几乎打了水漂,为了解决困境,袁永海还借了无抵押贷款。在网站运营最困难的时候,袁永海甚至打算卖掉自家的住房。对于袁永海来说,下定决心做的事情,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在袁永海及其团队的努力地坚持下,互帮网终于迎来了转机,政府的支持让互帮网如鱼得水。2014年,武昌区残联给予了关心与扶持,以政府购买方式对互帮网进行了帮助,助其做大做强,惠及更多的残疾人。2014年8月,互帮网通过武昌区民政局推荐正式入驻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基地为网站免费提供办公场所。11月,互帮网策划的《互帮网-残疾人网络就业帮扶计划》入选武汉市民政局举办的武汉市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大赛十强,获得了“武汉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的十万元资金支持,这笔资金用于对残疾人的网络工作技能培训和实战教学上,激发了更多的残疾人远程就业的热情。 “互帮网”------残疾人的春天来了 互帮网越做越大,可供选择的网络工作类型也越来越多,比如:电话访问、电话销售、文字整理、文案写作、网络营销、三维建模等,很多残疾人因此受益。 “90后”轮椅女孩丘桂凤,在互帮网上学会了网络推广、录音整理、网站编辑等各种工作。由于工作完成得很出色,赢得了很多“回头客”。 一位山东的残疾网友以前沉迷于赌博和网络游戏,对人生失去希望。接触互帮网后,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价值,不仅可以赚到钱,还能帮助别人。 “我们已经免费帮助4000多残疾人实现就业了,以后还会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残疾人就业的春天来了。”袁永海笑着说。 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商业神话,“双十一”以惊人的数据见证网络营销神奇!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今天,让一个个残疾人的家庭因互联网自食其力,过上阳光、希望、安居乐业的生活,是一个更令人兴奋的神奇!“互帮网”是残疾人就业的春天!中国有1000多万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还没有实现就业,袁永海说未来5年互帮网将帮助10万残疾人走向网络就业,实现有尊严、有价值的人生梦想为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