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失独者之家交流群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819|回复: 1

失独家庭 需要更多关爱(安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3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49 于 2015-11-13 11:11 编辑

88888.jpg

      有人说,孩子是家庭的纽带和牵绊。承欢膝下,几乎是每位父母的希望。但是,却有这么一些特殊的家庭,因为疾病、车祸等意外,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尽享天伦已成奢望。如何面对既有的现实?晚年余生该如何安排?对于未来又有怎样的愿望?近日,记者走进阜城几位特殊家庭,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社会各界给予的关爱。  

担忧 我的晚年谁来陪伴

      采访之前,颍州区计生协会秘书长王淑琴小心叮嘱道:“什么都可以谈,但千万别提到孩子,这是他们心里永远的伤痛。”记者点点头,一阵伤感涌上心头,只能先从王淑琴那里得到一些背景资料。
家住光华社区的陈秀丽(化名)今年64岁。三十多年前,她的孩子由于车祸去世。陈秀丽本是单位的文艺骨干,爱漂亮、爱唱歌、爱跳舞,原本,一家三口人过得其乐融融。孩子离世后,陈秀丽像变了一个人,渐渐地沉默寡言,远离了曾经的社交圈,放弃了喜爱的舞蹈。她不愿意出现在众人面前,因为没有了孩子,怕被别人瞧不起,一听到家长里短的故事就忍不住伤心。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得知记者来访,陈秀丽穿了一件漂亮长裙,系了一条蓝色丝巾,化着自然的淡妆。看到陈秀丽慈祥的笑容、饱满的精神,记者内心的紧张和忐忑稍稍打消了一些,小心翼翼地交谈着如今的状态、未来的希望。
       记忆或许可以深藏,但却真的难以抹去。尽管没有主动提到孩子的事,陈秀丽还是不由自主想到了一些过往回忆。“儿子很可爱,很懂事,走的时候才六岁多。我悲痛欲绝,住了院,白天有亲戚朋友陪着说话,但晚上夜深人静就我一人时,总陷入阵阵伤心中,真想把医院的墙推倒。”说着说着,陈秀丽伸出了三个手指头:“儿子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我至今都忘不了他。”
张侠(化名)今年60岁,她的儿子也因车祸离世。“平时,我都不爱看悲剧。电视电影里的情节,尽管我知道是虚构的,但我看了总容易掉眼泪。别人哭一阵就好了,但我却很难抽离出来。或许是因为感同身受吧。”张侠说,最难熬的日子莫过于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别人的家庭其乐融融,而我们,又能和谁团圆呢?”
       除了要忍受丧失孩子的心灵孤苦外,这些特殊家庭更担心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如今,我们身体还算健康,没有啥大毛病;可是,当我们老了呢,看病住院能依靠谁?”陈秀丽说,今年夏天,她和老伴去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度假。平时,他们也很注重身体健康。“因为害怕生病,万一住了院,不知谁能来照顾我们。”
        有的特殊家庭成员表示,等年龄太大了,希望能入驻老年公寓,最好是特殊家庭的成员住在一起。

走近 与特殊家庭真心相待  

       “只有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人,才能明白那种悲痛的心情。”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话。“没错儿,他们的故事让人心痛。而我们能尽全力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看见阳光。”王淑琴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很忙碌,但又很有热情;很悲伤,但又很温暖。
“这样的家庭,我们不直接喊‘失独家庭’,而是统称为‘计生特别帮扶家庭’。”王淑琴介绍说,平时的工作中,他们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刻意回避那些伤心事,多说些好玩有趣的快乐事;与他们融为一体,不把自己当局外人,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
为了有针对性地帮扶,颍州区计生部门开展摸排活动,统计辖区内特殊家庭的情况。如今,在王淑琴的工作电脑上,存有清晰规范的表格,记录了特殊家庭的成员、住址、年龄、经济收入和身体状况等。说起特殊家庭的情况,王淑琴就像是讲述自己的家庭一样:“去年,颍州区有特殊家庭46户、73人;今年特殊家庭共计80人,年龄层次在56岁至82岁。”
      “我们多方走访了解到,许多特殊家庭除了忧虑将来无子女经济赡养外,还担心年老体弱或生病时没人照料。”王淑琴说,为此,他们为40余户特殊困难家庭安排了免费体检,并跟踪服务,为他们建立基础健康档案。
       在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失独家庭成员王大姐患有肿瘤,建议她去医院复查、确诊,而王大姐并不相信,坚称自己没病,甚至怀疑区计生协会吃回扣。“王大姐内心不愿意面对,我们能够理解,但我们最在意的就是大姐的身体健康。”后来,王淑琴等工作人员一遍遍地开导王大姐,亲朋好友也帮忙劝说,王大姐最终去医院复查,良性肿瘤得以顺利切除。“疾病隐患消除了,我们为王大姐感到高兴。只要她身体健康,我们多跑跑腿、多辛苦一点都没关系。”   

努力 关怀行动一直继续

       “把国家的各项关怀政策落实到位,让他们感到并未被忽略。”王淑琴坦言,相较于其他群体,特殊家庭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他们感觉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精神的寄托。这一群体更为敏感,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
201410月份,我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失独者的关注和帮扶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生活和心理难题。《实施意见》提高了经济扶助标准,着力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其中,特别扶助金为每人每月400元;按照最高缴费标准为其代缴全部养老保险费;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年满60周岁的,每人每月发放500元老年护理补贴,年龄每增加10岁每月增加100元;特殊困难家庭成员死亡的,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丧葬服务补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中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退休时按100%发放退休金或者给予不低于6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城市无用工单位居民达到退休年龄时比照执行。
      “除了政策、经济层面的关怀外,对特殊家庭的精神关怀同样重要。”王淑琴介绍,颍州区将特殊家庭纳入“怡养家园”项目,社区计生工作人员跟踪服务,隔三差五到家中看望,区计生部门为特殊家庭购买了手机,方便大家联系,办理了一份保额10万元的综合保险;阜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与特殊家庭结成对子,定期去聊聊天、做做饭。
      “与前几年相比,我们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失独家庭成员张侠说,颍州区计生协会组织一些郊游、文艺演出等活动,我们走出个人小家庭,来到大自然中,心情开朗、心胸便开阔了一些。在活动中,我们交到了一些好朋友,经常打打电话聊聊天,空闲时约出来一起逛逛街,大家相互温暖和关心。
       失独家庭成员陈秀丽告诉记者,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活动平台。“一个特殊家庭提供了大院子,大家定期聚会,高兴时分享快乐,不开心时相互安慰,相互鼓励,还经常组织合唱、跳舞等文艺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努力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快乐。”
                     2015-11-13 08:47|作者: 记者 宋玉洁/文 通讯员 王红/摄|来自: 阜阳日报

[tr][/tr]









上一篇:实施“爱心三大工程” 情暖计生空巢家庭活动(山东)
下一篇:失独家庭呼声(江苏)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于 2015-11-15 14: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独家庭 需要更多关爱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