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自今年7月份以来,庐阳区“妇幼健康大讲堂”每月至少面向辖区居民授课一次,以大型公益讲座的形式,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指导,传播正确的妇幼健康理念,深受群众欢迎。 孕育希望的“蓝色”——重性精神疾病救助获国家肯定 精神卫生无小事。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和管理工作,减少精神病患者对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影响,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2015年,庐阳区已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和管理工作纳入卫生民生工程。 广泛宣传,提升治疗率。项目实施之初,庐阳区除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和义诊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区范围内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外,还印发了9万份明白纸:《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重性精神疾病发现、报告、救治、救助》,在辖区村居广泛宣传精神疾病救助惠民政策,引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积极治疗,提升项目的知晓率和依从度,使该区患者的治疗率明显提升。 专项排查,提升管理率。庐阳区卫计、公安、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紧密配合,深入居民社区认真摸排,实现全区村居精神疾病患者关爱帮扶的全覆盖。对于排查出的疑似患者,庐阳区组织市四院精神科专家深入社区进行集中诊断。对诊断明确的患者,立即纳入管理。据统计,通过排查,该区的管理率显著提升。 规范程序,及时救助。积极制定实施辖区重性精神病人治疗和救助政策,并通过合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开,规范治疗和救助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二次及多次住院重性精神病人及时进行救助治疗,以每人每次住院上限6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截至11月底,庐阳区已治疗救助48人,发放救助金额28.8万元。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助政策的出台,让广大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在今年4月份中央政法委综治办、国家卫计委疾控司和公安部治安总局的联合督查中,庐阳区重性精神疾病救助和管理工作得到了督查组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凝聚关爱的“紫色”——惠政扶助情暖计生特殊家庭 计生工作既是国策,也是民生工程。近年来,庐阳区不断创新利益导向机制,完善计生奖励优惠政策,扎实推进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关怀扶助工作,以优质服务打造计生“民心工程”。 优化服务,落实政策。在广泛开展计生政策社会宣传的同时,全年投入计生民生工程的资金达526万余元。今年以来,基层计生工作人员通过走村入户,对全区新增特扶对象110人进行了确认,并对往年的335名特扶对象进行了资格年审,及时发放专项慰问资金20.928万元;对全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根据其失能程度,分别给予护理补贴,发放102.12万元。志愿关爱,抚慰“特扶”。一方面,依托基层计生协会会员、社区居民、大学生组建了具有各种专业水平的志愿者团队,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如计生协会文艺演出、组织外出观光旅游、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定期为计生特殊家庭做义工,帮助“失独”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尽力给予精神慰藉。另一方面,通过社区生活e站,加强特殊群体与社会的融合交流,寓政策宣传和精神抚慰于活动中,提振他们生活的信心。 利益导向,提标惠民。根据省、市指导意见,今年庐阳区的扶助金标准在国家、省、市规定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兑现,最高的已达到9000元/年,并全部及时发放到位。为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130人发放奖励金9.6万元,给160户居民报销计生四项手术费6.46万元,为第一批13782户发放独保费424.8万元、420名退休人员兑现退休一次性奖励128.4万元。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优待计划生育家庭标准,为8682名计生对象户补贴优待金26.05万元。落实“一单制”服务,流动人口的上、取环,引、流产等手术均由区财政承担经费,今年已为290名流动人口开具了“一单制”手术单。 2015-12-09 23:56 来源:合肥日报·张国强陈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