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微博发布消息称,据人民日报报道,正审议的计生法修正案草案删失独家庭扶助条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表示:“现在提倡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孩了,那么对于过去的独生子女就不给予必要的帮助,是不应该的。”不要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12月25日《华西都市报》——人大高官:计生法草案不应该删除失独扶助) 计生法修正案草案删失独家庭扶助条款,这真是“失信”又“失德”! 一般来说,官场上起草一份文件,最少要过三关:首先是执笔的官员先拿出草稿来,再是分管的领导审阅并加以修改,接下来,还必须由“一把手”审定并签发;如果是“计生法修正案草案”这一类的重要文件,其间,一定会组织多名官员展开多场讨论。笔者实在是想不通,“不应该删除失独扶助”,起草计生法修正案草案相关部门的诸多官员怎么一个个都没想到,“删除失独扶助”这样的“脑残条款”怎么就一路过关斩将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台面? 几十年前,为了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在农村是“提倡”,在城市就是“硬性规定”而谁违规谁就会受到惩罚;与此同时,国家对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在精神上、经济上实行诸多奖励政策,这些奖励当然是应该的。而“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当下里,我国却面临“老龄化+少子化”,计划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且“口子越开越大”,所以,现在,不再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是“全面二孩”,但,“政策换档”,我们不应该“顾此失彼”,不应该只顾“全面二孩”而“失信”地删除失独扶助;打个比方,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些将士冲锋陷阵而身负重伤,他们应该受到国家的“优扶”,而现在,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了,难道我们就可以对那些伤残军人“删除扶助”? 很多人家子孙满堂,为人父母者,平时有儿女们赡养着,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而多年来,对那些无儿无女的鳏寡孤独者,人民政府还安排他们一个个住进敬老院,这是一种“讲道德”;反观之,对于那些“失独”的父母来说,先前有一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天塌下来了”,这便意味着,每年除夕吃年夜饭,他们会“孤苦伶仃”,甚而至于,年老躺在病床上身边无子女问医问药,进殡仪馆也没人给他们捧骨灰盒,可以想像,这是多么的一种“悲惨”!而如果,当年不是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他们最起码能够生两个孩子,即便一个孩子去“尽忠”,身边还有另一个孩子“尽孝”,现在,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大调整”,难道我们就应该忘记这些曾经“为国只生一孩”的功臣吗?可见,“删除失独扶助”,实在是有些“失德”。 人类的历史是渐进向前的,“今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昨天”延续过来的。虽然,今天与昨天生育政策有差异,但,有些政策,特别是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和“提倡晚婚晚育”,政策的鼓励应该“言而有信”,应该“有始有终”,不可“以今天否定明天”,也不要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这个道理,小学五年级学生都懂,呜呼哀哉,对此,有些官员却“装傻”! 可喜的是,“现在提倡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孩了,那么对于过去的独生子女就不给予必要的帮助,是不应该的”,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这种“敢讲真话”,我们没有理由不“赞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