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失独者之家交流群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020|回复: 0

从中国老年人现状看“合肥老人”(安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1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49 于 2015-12-28 11:06 编辑

      今年10月,中国卫计委联合媒体,公布了2014年中国老年人现状,采访合肥老人,记录部分合肥老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农村留守老人
    记者近期对肥东包公镇胜联村朝西组一陶姓老人的采访中,据其村干部介绍,朝西组原来是约有600人的自然村,但如今,只剩不到100人,而且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只要有些体力、有手艺的村民,都外出打工或经商了。
    而一些赚到钱的村民,还会带着他们的适龄儿童离开村子,在镇上,甚至在城里买房子。毕竟,为了下一代受到更良好的教育,中年家长有这样的愿望,也无可厚非。
    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如果在外打工,身体已不太适应,他们会坚守或回到家里,照顾更老的老人,维系家庭的情感血脉;很多壮年的家庭成员会选择在省内打工,这样,既可在外赚钱,也可照顾到家里。
    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祖孙同堂,成为农村留守老人最快乐的日子。
    空巢老人
    从全国统计数据看,空巢老人占老人总数的一半。但独居老人的空巢,并不能代表独居老人精神的空巢。
    清晨和傍晚,遍布合肥各社区、公园的文艺、健身团队不计其数,合肥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就吸收了门球、桥牌、乒乓球、气排球、柔力球、围棋、象棋、风筝、台球、冬泳、武术、钓鱼、秧歌、太极等项目,每年还组织举行类似的比赛,为老人们填补精神空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合肥市及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的老年大学及老年学校,也星罗棋布。
    撇开市区内的老年大学火爆报名不说,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县区各乡镇也会根据国家民生工程,开办一些适合农村老人的课程。例如,在肥东众兴乡敬老院就设有众兴乡老年学校的分校,定期邀请乡中学、中心校的老师以及乡卫生院的医生来给老人们上课,授课内容既包括时政、音乐、美术,也有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
    更有甚者,还有选择“主动空巢”的。在肥东石塘,今年78岁的刘友华,自从老伴去世后,搬去跟孩子住了一段时间,但后来还是决定搬回肥东老家,儿子给他请了保姆,等儿子一走,刘友华就把保姆辞了。现在每天和朋友们一起锻炼,下下棋,在家看看电视,也过得很舒服。用他的话说,就是“跟孩子住在一起不自在,哪有一个人住着舒服!”
    失独老人
    失独老人是特殊群体,他们自己会认为是天底下最不幸的那个人。他们会切断和同事、朋友的来往;不敢在别人面前展露一丝笑容;最怕过节,也怕听到别人的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的消息……
    记者在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采访时,就看到街道计生协在这一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七里站街道失独家庭超过30户。对于这类特殊困难群体,街道一直特别关注,政府慰问、政策救助总是优先考虑这些失独家庭。然而,对于街道提供的救助,这些失独家庭却往往走入两个极端。条件好一点的不在意经济救助,他们只希望人在,始终走不出心理阴影;经济条件差的,每拿一次救助就伤心一次,就想起他们逝去的孩子。
    针对街道辖区实际情况,七里站街道计生协通过细分,按照经济状况、自理能力等不同,采取了分类慰问的方法,生活上为失独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由于失独家庭的特殊性,很多老人一开始对街道干部很排斥,认为这些帮扶都是作秀,对于志愿者、社工上门提供服务并不配合。街道工作人员不气馁,和社居委沟通,细心了解每个失独家庭的具体情况,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打消他们的顾虑。
    辖区有位失独老人患有重度贫血,几年前独生子意外离世,老伴身体又不好,冬天洗澡成了一个大难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街道及时打电话给志愿者。一个冬天下来,老人被街道和志愿者的真诚打动了,已由当初的各种刁难变得主动为他人考虑。春节时,老人主动提出让志愿者回家过年,自己可以洗澡等等。  
    数据
    据安徽省统计局近年来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合肥市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分别为9.19%、10.42%、12.12%、12.70%和11.46%。按照最新合肥市2014年常住人口约770万人计,2014年合肥市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应在90万人左右。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8亿人,占比10.1%。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摘要
    ●空巢家庭不断涌现。
    ●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主要靠自己和家庭成员。
    ●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健康医疗,特别是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
    ●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流动家庭接近于家庭总数的20%,也产生一些留守老人,这些家庭,总体经济发展状况普遍好于非流动家庭。但人口流动也使得家庭原来承载的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面临着老人照料问题。
    ●留守老人家庭,由于子女外出打工,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是子女外出,加重了留守老人的生产和生活负担,超过一半的留守老人还需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超过一半留守老人患有慢性疾病,从家庭成员获得的支持和照料比较有限。
    ●失独家庭面临的一些特殊困难,主要在生活照料、大病治疗、养老保障、精神慰藉等几个方面。
                                 合肥晚报>> 2015年12月26日







上一篇:新宅镇计生办入户走访慰问计生失独户(浙江)
下一篇:宿迁出台困难高龄失能等老人服务补贴办法(江苏)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