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常规促常态。继续深化“村为主”工作机制。实行“月积分、季考评、季兑现”,将工作指导到村到组,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包保到人,奖惩兑现到人,严格落实包片责任制,实行个案销号和逆向责任追究制,加大过程中个案的奖惩兑现力度;改进和完善考核机制。改进完善考核机制,减少考核次数,精简考核内容,避免年终考核“一锤定音”,加大平时对工作的督查、稽查,将稽查结果列入年终考核;实行每月调度例会制度。每月对全县各行政村实行综合排名,处于全县后20位的村列入后进调度,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二是抓重点破难点。狠抓“两非”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安排“两非”集中整治行动,通过“深找、暗访、细挖”等措施,加大“两非”案源的排查。将办案的重点定在省、市、县内,查找案源的目光聚焦到身边周围,重点查处一批省内、县内“两非”大案要案。狠抓区域协作。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推进“支部+协会”服务管理模式推广运用;在与望江籍流动人口集中地浙江湖洲、上海青浦、深圳等地开展区域协作,共同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三是抓创新促转型。打造宣传倡导“新品牌”。以太慈镇桃岭村人口文化园、幸福生活e站为示范点,在全县各乡镇打造一批人口文化宣传“一街、一园、一院、一站”新型阵地,着力打造具有望江特色的计生品牌。开展以宣传全面二孩政策、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舆情监测和预警应对,为政策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实行服务关怀 “新常态”。按照“奖扶扩面、特扶提标、节育奖励全覆盖”的基本思路,全面落实了国家计生优先优惠政策,组织志愿者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对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节日期间“生产、生活”关怀服务。推进诚信计生 “新自治”。推进以基层群众自治为核心、以群众自愿参加为原则的诚信计生活动,建立“村为主”、“诚信计生”、“群众自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双向承诺、村民自治,提高群众计划生育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向群众自治的自觉转型。(郑根南 邱原 王双发) 2016-01-07安徽卫计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