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49 于 2016-1-9 15:16 编辑
一项数据显示,按照年龄段死亡率统计,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痛楚之后,步入暮年的父母们有着怎样的生存状况?大渝网走访5个失独家庭,走近重庆失独群体。
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 失独群体日益庞大
2035年中国将有超千万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虽然具体数字尚无确切统计,但据媒体报道,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久之后,我国将有1000万的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老来丧子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我国的养老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养老,但是4:2:1的结构已经让养老问题举步维艰,更何况是4:2:0的 失独者家庭。尽管现在政府提倡为居家养老提供社会化服务,但是调查显示,能够提供上门养老服务所覆盖的老年人比例,城市为55.1%,农村仅为8.2%。
我们不能没有你!大渝探访重庆失独家庭 独生儿子从睡梦中去世 希望失独家庭集中养老 王长琳,今年68岁,与妻子一起生活。独生儿子1975年出生,2007年去世。
“他从小身体就不好,后来又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王长琳唯一的儿子就因为这个病在睡梦中去世了。说起儿子刚去世那段时间,“我楼都不下,一天要抽5包烟。本来我是个非常活跃的人,退休了也还担当着很多工作,朋友也多。但儿子去世后我就再也没兴趣了,心里完全没有底气。”王长琳现在患有心脏病,他说他走路走快点都觉得累。“不想住院,就靠吃药,等到上了70岁,就很难自己照顾自己了。”
女儿15岁遇挫折服毒自杀 不敢住进养老院 彭慧玲,今年61岁,与丈夫一起生活。独生女儿1980年出生,1995年去世。“那时我工作早出晚归,丈夫还经常出差,只知道女儿心情不好,在学校被老师撕了作业本受委屈了。”哪知第二天就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女儿进医院了。她赶到医院一看,女儿在病床上不住地抽搐,还是没有抢救回来。说到养老,彭慧玲不愿去养老院。“我看到养老院老人的情况,觉得很害怕。看到一个老人,就蜷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也没人管。“
丈夫儿子接连去世 以后去火葬场都没有人给我签字 杨莲琼,今年65岁,独居。独生儿子1971年出生,2002年去世。 “我39岁的时候爱人去世,02年儿子查出癌症,2个月之后就走了,去年底我父亲去世,今年春节我的兄弟也去世了。”琼莲就这样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不要说住院手术了,我就连去火葬场都没有人给我签字。”对于养老,她也不知道怎么办,抱着活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现在就快连看都看不见了,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画家儿子患癌去世孙子意外身亡 最不愿与家人团年 张思远,今年72岁,与妻子一起生活。独生儿子1967年出生,2002年去世。
本来画家儿子患癌去世后还留下了一个小孩,张思远的孙子。儿子刚走那几年,张思远带着孙子还算有个寄托。哪知08年的时候,刚上小学5年级的孙子走丢了,之后被发现离奇死在一条小巷里,到现在都没破案。说起养老,张思远说,不想进养老院,实在是不能自理了再考虑进养老院。2011年9月份,张思远和他妻子同时住院,没人照顾,只好找护士帮忙。
儿子天生残意外身亡 希望失独者抱团取暖集中养老 熊淑华,今年66岁,与丈夫一起生活。独生儿子1973年出生,2000年去世。
2000年的一天,儿子下班就不见了,找了2天都不见人。第三天有人打电话来说儿子被火车撞了。熊淑华和她丈夫赶到出事地点时,就看到儿子趴在铁轨旁,冲母亲说了句“我被火车撞了”。夫妻俩急忙把儿子送到医院,却已抢救无效了。 熊淑华一面对养老很乐观,一面也说着“没有安全感”。她解释,她和丈夫现在病越来越多,家里堆满了药。如果不能互相照顾了,就没办法了。
重庆率先出台“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制度 每月3120元 作为中国首批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地,重庆市率先出台了“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制度。目前,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可得3120元扶助金,独生子女残疾家庭父母则为2760元。
在沙坪坝区,为属于城镇户口的失独家庭安排了社区家庭医生结对子。家庭医生会免费上门为失独老人做简单检查,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给他们,生病送医院也会开绿灯。此外沙区计生委也出台政策,失独家庭看病,自费部分花销还能在区计生委报销一半的费用。
市人大代表:比起经济扶持 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相比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目前,社会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几乎没有。所以对于失独家庭来讲,精神慰藉更为重要。
很多失独者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他们甚至选择自我封闭,不再愿意接触社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失独者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并鼓励青年自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关爱失独家庭,为他们提供亲情抚慰。还可建立失独者家庭联谊平台,组织开展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使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慰藉。
应推行政府主导的失独者家庭社会保障机制,比如为失独的父母办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又如,建立失独群体的“独立养老院”, 敬老院等,实行免费供养。 2016-01-08 大渝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