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本报暖冬公益活动走进晋江内坑镇、陈埭镇,向50多名80岁以上老人及困难家庭发放慰问物资,拜早年。慰问对象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100岁,他们中许多因配偶离世,成为物质、精神相对匮乏的孤寡老人,一些家庭因不幸失独,常年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
儿子遭电击身亡
83岁阿婆捡废品维生
林秀华老人今年83岁,家住内坑镇湖内村。昨天,老奶奶拄着一把雨伞,佝偻着背,艰难地走进老人会。记者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站立,瘦小的躯干,和人说话也显得有些吃力。见她提着10斤重的米、一袋鸡蛋,记者赶忙上前,想帮她把东西拿回家,但老人坚持自己提。“我平时捡垃圾,自己可以拉一大袋。”林秀华说,她早年丧夫,唯一的儿子又遭电击身亡,领养的一名男孩成家后,她一直独居,日常生活就靠捡废品去卖来维持。
据了解,老人常年辛苦劳作,为了能多卖一些废品换钱,林秀华老人练就了“大力气”,对记者送来的鸡蛋、大米,老人显得十分感恩。在老人的坚持下,记者和志愿者目送她离开。
百岁老人
希望大家明年还去看她
今年是本报第三次举办暖冬公益行动,百岁老人陈莉是本次慰问对象中年龄最大的。昨天,记者在湖内村老人会再次见到陈莉老人,她穿着红色的棉袄,让73岁的二儿子载她来到现场。领完慰问品,老人很高兴地说:“我有5个儿子,15个孙子,15个孙媳妇,今年"内家"儿孙差1人100个,"外家"有五六十个子孙。”陈莉老人笑呵呵地数起来,她如今已经有150多个子孙。年事虽高,但老人说话清晰,腿脚尚还方便,就差眼睛不大好使。
过完这个春节,老人将迎来101岁生日,她亲切地拉着记者的手,希望大家明年还来看她。
昨天下午,本报暖冬行动联合晋江市民政局还到陈埭镇黄双玉家中,为她家送去了慰问物资,包含棉被、毛毯等御寒物品。黄双玉一家生活贫困,2015年19岁女儿高考结束,刚收到通知书时却查出肝癌,并于一个月后不幸离世;而丈夫则患有尿毒症,需要长年照顾。
截至目前,本报暖冬公益行动已向垃圾中转站环卫工、藏族学生、低保老人、“四帮四扶”对象等困难家庭送去慰问物资,并送上新春祝福。
2016年01月23日04:38晋江经济报作者:林雅萍 秦越
|
上一篇:赵县倾情关爱计生特困家庭(河北)下一篇:健安社区:暖风关爱失独家庭(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