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49 于 2016-1-28 10:04 编辑
二孩全面放开,二孩生育选择权终于回归家庭,但另外一个群体则再次引发人大代表等密集关注。 他们建议,河南省应进一步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设立专门的养老院,并针对有再生育希望的贫困失独家庭,给予专项援助。 据统计,河南省目前有失独家庭1万多户,数量每年仍然呈上升态势。 河南省家庭发展研究会从2012年就开始探索帮扶失独家庭,该研究会秘书长苑仁玉曾针对100户失独家庭做了一项调研。 自2014年起,河南省不分城乡,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或死亡的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40元、680元,是国家标准的两倍。 但苑仁玉认为,每月1000多元的扶助金尚不足以保障失独家庭的医疗和养老需求,更无法驱除失独家庭的心理阴影和绝望。 这100户失独家庭中,因身体原因需要长期吃药的占到65%以上,但几乎100%的失独家庭老人都有过住院经历,有10%左右的失独老人需要经常性住院,有个别属于半失能,需要长期居家养护。 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倒下以后谁来管。 绝大多数失独家庭 苑仁玉说,他们从2012年8月开始对失独家庭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与精神慰藉,目前已累计帮扶200多个家庭。绝大多数失独老人在经过政策解释和心理辅导后,接受了现实,心理问题得到很大缓解,并逐渐重新融入社会。 但是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失独家庭,目前还属于绝大多数,占到了我省失独家庭总数的99.3%,他们既无法从内心的悲痛中走出来,也无法回归正常社会,亟待进行心理救助。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苑仁玉认为,我省应设立专门的失独养老院。有关部门认为,不幸的家庭聚到一起,会引发更多的伤感和绝望。但苑仁玉认为,根据他们多年经验,失独老人在一起,没有心理落差、没有自卑感,有共同语言,更能够和谐相处。而去年年初,北京市有关部门就曾表示,北京市第五福利院将改造成首个专门接收失独老人的福利院。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去年12月29日就曾专题建议政府应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引导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并建立专门的失独家庭养老院。该委员会认为,政府应做好社会组织参与计生特殊家庭社会服务的引导工作,把有些政府部门做不好、不易做、投入少而社会效益高的事情,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交给有资质、有经验的社会组织来做,对全省失独家庭提供全覆盖式的个性化社会服务。
相关生育辅助能否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省人大代表董广安 董广安还关注到失独家庭的另外一个诉求。“对于很多40多岁的失独者来说,他们还有重新生育的机会。”董广安说。 她调研了解到,目前郑大三附院针对贫困失独家庭开展有专项援助活动。 据郑大三附院生殖中心副主任管一春介绍,以试管婴儿为例,花费大概需要3万元,很多失独家庭根本无力承担,他们加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家庭生育健康关爱计划”公益项目,对这些家庭资助大概价值一万多元的药品,目前,已有五户失独家庭获得资助。 | 2016-01-28 08:33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