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让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事关全市百姓的健康福祉。6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新鲜出炉,件件关乎百姓健康。 多方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快市人民医院后勤综合楼、市中医院等重点工程建设,盘活现有资源,加大搬经、白蒲、石庄等镇卫生所硬件设施建设,建成“免疫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两个数字化门诊。 夯实基层医疗基础,着力加强村(社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建设,采取分批实施、逐步消化的办法,争取用1至2年时间,将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转为村(社区)集体主办,进一步凸显公益性和服务性。 以“平安医院”、“等级医院”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大力实施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确保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便宜、更有效。探索实施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推动医疗机构接受监督、改善服务。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2016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人均600元,将肝豆状核变性列入重大疾病补助范畴,补助种类提高到25种,累计补助最高限额由10万元提高至15万元。 大力加强医院信息规范化建设,加强医院临床、管理、运营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公共卫生信息化,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方面加强统筹,注重互联互通,提升信息化水平。6月底前完成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能 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免费婚孕检一体化项目,深入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以及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等项目。 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力争将总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继续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三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建档率超过90%,新发现病人建档率100%。 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卫生创建成果,完成省交5000个改厕任务,改厕无害化率达95%以上;建成500个生态式卫生厕所,提高生态厕所的覆盖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着力抓好控烟健康教育,大力营造健康环境。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承担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的各类卫生应急队伍,不断提升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加快转变计生服务模式 科学制定“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方案,优化配套措施,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精细化。 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持独生子女证城镇老年居民及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制度,做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政策衔接工作。继续面向失独家庭实施农田托管、生活照护、危房改造等项目,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扶助。 准确把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新内涵、新任务,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实镇村计划生育工作力量,不断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 2016-03-06 22:00□记者陈嘉仪 通讯员吴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