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失独母亲,殷自文希望有更多的人和她一样,“勇敢点,不要整天沉浸在过往带来的痛苦中,要向前看。” 8年前,经历丧子之痛5年后的殷自文在他人的帮助下,创立了畅想艺术团,鼓励、吸纳失独母亲加入。8年后的今天,已经65岁的殷自文自愿让团队接受株洲市大同社工服务中心的孵化,“希望在失独危机干预方面,做得更专业。” 转移生活重心,走出失独阴霾 2003年10月26日,一场车祸带走了殷自文唯一的儿子曾莹。此后将近5年的时间,她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不愿意与有着完整家庭的亲友交流。 “儿子,我去买菜了。”“儿子,我回来了。”那段时间,殷自文重复着这样的生活:看着儿子的照片自言自语,在一次次的自我欺骗中,迎来一场场大哭。 2008年,儿子曾莹的生前好友帮助殷自文创立了畅想艺术团。从那以后,殷自文以“忙起来,忘掉悲痛”的心态,开始组织艺术团搞活动。 一次,艺术团来了一位新成员,“她跟你一样,多照顾下她。”有人偷偷告诉她。 “我们这个群体太苦了,同病相怜,我要帮助更多的人开心起来。”此后,殷自文建起了特殊的“朋友圈”,成员以失独母亲为主,通过充分交流,鼓励她们走出阴霾,融入社会。 到现在,殷自文与之长期交流的失独母亲已有30余人,仅畅想艺术团里就有7人。不少失独母亲在殷自文的感召下,逐渐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气。 建失独母亲档案,呼吁社会关注 殷自文并不满足于此,“接触的失独家庭越多,我就越感觉能做的事太多。我希望有更多失独母亲走出阴影,加入我们,更开心、快乐地生活。” 今年,市大同社工服务中心将畅想艺术团纳入到了孵化培养组织中,由专业社工指导艺术团建成一支专门关爱失独家庭、宣传呼吁社会关爱失独者的队伍。 这些天,殷自文奔波在摸底调查的路上,她要建立失独母亲联系册,呼吁社会对困难失独家庭给予帮助。 2016-04-11 08:26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胡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