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救助台帐。多部门联合对因灾、因病、因残、智障和子女上学造成长期深度贫困的特困户进行摸底调查,精准识别,形成“失独”困难家庭、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城市“三无”对象等四类人员帮扶台账,优先纳入扶贫救助。 (2)构建综合体系。推进以群众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救助体系,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3)分类精准救助。通过送医下乡、免费义诊、协会救助、大病救助等方式缓解医疗支出费用。对孤寡老人、儿童,深度残疾智障人士,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临时救助金。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帮扶”“贫困助学”等活动,一对一帮扶贫困家庭孩子上学。
(4)拓展收入来源。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多种经营模式,对特困户的土地、山林、水源等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盘活和管理,实行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利润返成、返租返包、股份合作,让特困户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收益。
2015年03月23日 10时16分
|
上一篇:福建 西园关怀赖厝失独家庭下一篇:“医养结合”破解养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