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河口区不断加强对全区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关爱工作,切实有效缓解了特殊困难家庭面临的困境,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提高特别扶助标准。自2015年起,全面提高全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标准,实行城乡统筹,对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500元,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二是实现计生政策与普惠性政策衔接。2010年借助国家落实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平台,实现了普惠性政策与计生利导政策的有效衔接,并与2011年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生补贴“一体化”。仅2015年河口区共计为40-59岁部分计生家庭10559人增加缴费补贴21.12余万元,为60岁以上计划生育家庭1223人加发计生补贴76.22余万元。 三是突出养老扶助关怀工作。对60周岁以上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实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每月不少于4次上门服务,同时以镇街为单位,建立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及时掌握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推行城乡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自2014年,为提高计生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开展了城乡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有效提高了计划生育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2016年,结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河口区加大计划生育家庭保险投保力度,对户籍人口中女方年龄在49—65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由政府出资为每户购买2份意外伤害保险,对49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为每名家庭成员购买家庭综合保险,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全覆盖。 五是开展助医、助困帮扶救助。积极解决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及父母大病、伤残分别一次性发放5000元、2000元、1000元救助金。协调民政部门将特殊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帮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同时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养老条件的困难失独计生家庭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给予相应医疗救助;在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紧急救助工作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为他们组织一次免费健康查体。同时,开展医疗巡诊服务,镇街卫生院建立服务巡诊制度,每季度对特殊困难家庭进行1次上门巡诊服务。 六是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以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为重点,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关怀活动。对35周岁以上失独家庭开展定期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开展经常性、即时性精准服务并建立联系档案。组织爱心志愿者为全区失独家庭成员过生日,送去生日蛋糕和慰问金,帮助失独家庭走出精神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2016/6/20 11:31:55 来源:中国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