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49 于 2016-7-13 09:12 编辑
近年来,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而为期两天、在京召开的“2016年失独家庭生活质量与养老模式研讨会”,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失独”家庭自助互助的养老模式,交流帮扶“失独”家庭的经验。 本次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民政部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老龄事业发展中心联办。100多位来自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民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尚善基金会、北京红枫女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凯峰失独者之家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一同参会交流研讨帮扶“失独”家庭的经验,探讨了失独家庭自助互助的养老模式。
‘失独’家庭是近年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群体。中华女子学院刘梦副院长指出,失独家庭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家庭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界和实务界要携手合作,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失独家庭的生活质量,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有效推进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倡导。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向千龙网记者介绍说,“失独”家庭的真正问题是生命问题和伦理问题。党俊武认为,要从源头上减少“失独”风险,借助科学、文化、艺术等途径研究失独家庭的三大困境问题,发展生命哲学教育。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利益导向处齐新杰处长也向千龙网记者强调说,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对“失独”家庭帮扶工作十分重视。他还介绍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及基金会在家庭服务领域,尤其是在“失独”家庭的相关项目设计及成果。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原中国计生协副会长苗霞女士介绍了失独家庭计生帮扶工作的历史,强调了政府与中国计生协等群团组织一直在帮扶计生特殊家庭上下功夫,做出诸多努力。
此次会议上,黑龙江省凯峰失独者之家总干事甘田霖代表黑龙江省凯峰失独者之家在大会发言,分享了黑龙江省凯峰失独者之家半年来在为特殊群体服务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社会组织介入失独群体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
1、失独群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2、社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发挥 3、爱心企业的爱心有了用武之地 4、多方关注、支持社会组织活动 5、失独者之家发展前景良好
此番发言得到了大会主办方和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及认可,在会后与北京理工大学的贾教授、北京尚善基金会秘书长伍华、中华女子学院家庭发展研究中心的张静等机构和政府官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交换意见的同时都对将来开展深入合作有很大的信心和发展空间。
在这两天中我们更加坚定信念做好公益事业,立足养老事业,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产业。要为龙江大地的百姓在今后的养老问题上探索出一种适合本地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支持媒体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日报 光明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妇女报 中国老年报 《金色年代》杂志社 《人生》杂志社 网易新媒体 中国首都网
2016-07-09 凯峰失独者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