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上次我们上门发放《计划生育利导资金发放告知书》,通知你今年的奖扶金已打卡了,你们持一卡通存折到银行去看过吗?” “看了,钱都已经取来用了。真该好好谢谢你们,是你们一次次登门,让我这个领养一双儿女的老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快到我们家去喝口茶。”前两天,当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计生专干走访朱显村时,碰到迎面而来的周生眉大娘,被她盛情邀请到家中唠起了家常。 原来,今年82岁的周生眉大娘,娘家在本县家朋乡梅干村。少时历经磨难,九岁就丧父,是堂兄嫂把她抚养长大。13岁那年,替新四军游击队送过情报并机智掩护过游击队员脱险。1955年正月,周生眉到荆州乡朱显村姐姐家走亲戚,经人介绍认识了该村知书达理、勤快善良的邵贵鹤,一来二往,两人就有了感情,不久就结为夫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避孕措施落后,农村中生育子女大多顺其自然,一家四、五个是常事,多则七、八个,甚至上十个。看到人家儿女成群,周生眉心中却苦不堪言:原来,婚后因为一次意外终止妊娠,导致了她不育。 1962年底,邻居有孕在身的章大嫂找上门来,称自已经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了,肚子里的孩子很难养活,不管是男是女,都送周生眉抚养。就这样,急着想要孩子的周生眉与丈夫商量后满口应承。1964年10月,才周岁半刚刚学步还未取名的小男孩就进了周生眉家门,他们给孩子取名家发,随邵贵鹤姓。 1968年9月,邻村才满五岁、名叫周石仙的小女孩到朱显周生眉隔壁亲戚家玩,因与邵家发同龄,小孩子一起玩的开心。这女孩上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下还有一个弟弟,兄弟姐妹共有八人,那时的家庭条件可想而知。看到周生眉家的生活环境,这女孩小小年纪好生羡慕。对其父母说,这个家真好!大人说,他家好,就到他家算了。天真的小女孩高兴极了。经双方协商,就这样,周生眉跟邵贵鹤又多了个闺女。之后,他们夫妻勤俭持家,将家发和石仙视同己出,精心抚养。俩小孩也乖巧听话,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可好景不长,1972年9月,邵贵鹤因患肺癌不幸早逝。面对两个不到十岁的儿女,周生眉常常以泪洗面。村人劝其把孩子还掉,好另外嫁个如意郎君。但周生眉与一对儿女已建立了深厚的亲情,并发誓坚守这份特殊的亲情,不管以后经历多大风雨,她都不忍心丢下这对儿女。 1973年4月,经人介绍,周生眉“招夫上门”。因对方体质欠佳,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周生眉咬着牙,用柔弱的双肩独自挑起家庭重担,艰难抚养孩子成人。 转眼到了孩子谈婚论嫁的年龄,周生眉看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打小青梅竹马,长大互生情愫。做母亲的看得懂他俩的心思,就顺水推舟,极力促成了这桩世间少见的儿女姻缘。1986年2月,他们登记结婚,1987年3月,给周生眉添了一个孙子,1989年7月,又添了一个孙女,周生眉时常梦中笑醒。 如今,儿子邵家发被聘在荆州乡供电所上班,女儿周石仙在家操持农活,孙子在上海一家电子公司供职,有了女朋友;孙女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长征医院当医生。儿女孝顺,这个家还是让周生眉当着。孙辈懂事,孙子、孙女一直喊周生眉为“妈”,假日回家,第一要找的就是周生眉这个老妈,隔三差五打电话回家也非得要听到老妈的声音。 今年,计生奖扶政策调整,无生育史夫妇合法抱养子女,现存子女数符合奖扶条件,且同时符合奖扶其它条件的,可以纳入奖扶。虽说周生眉曾收养一子一女,可他们结为夫妻,与周生眉之间的亲情关系发生了变化,对照政策口径,周生眉也可以享受奖扶政策。 “政府制定政策考虑真周到,这好事都让我摊上了。我80多岁了,现在坐在家里每月就能拿到国家奖扶金、养老保险金、高龄补贴共190元。家庭幸福、生活无忧,能不开心吗?”饱经沧桑的周大娘笑呵呵地说。 ( 周明助\胡永法 ) 2016-11-09安徽卫计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