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韩胜男)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五阶段启动会(视频会)在京召开。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社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计生协等婚育新风进万家成员单位代表出席。
颁证仪式将取代婚礼大操大办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开展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倡导和宣传“崇节俭、强责任、重登记”婚俗新风,将结婚登记颁证、婚姻家庭辅导等工作列入《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大力推广结婚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当事人用庄重简约的颁证仪式替代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婚礼宴席,并在颁证仪式的洗礼中增强当事人的婚姻家庭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注重婚姻登记宣传引导。指导各地从婚姻登记工作职能出发,主动探索利用婚姻登记场所及流程倡导婚育新风。有的婚姻登记机关设计制作了婚姻文化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婚姻当事人使用;有的准备了婚事简办倡议书,邀请婚姻登记当事人签名;培养成熟理性的婚姻家庭观念,增强营造和谐婚姻家庭的能力。
家庭养老还是小微养老机构养老?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面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巩固居家和社区养老基础,采取有效措施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夯实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开展“互联网”+养老行动,推广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鼓励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发展,采取家庭护理床位、菜单式服务等方式,将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引入社区家庭。
完善与老龄化相适应的福利慈善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落实托底保障责任。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
建立面向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大对护理型床位建设、运营补助力度,提升养老服务康复护理功能。
“好婆婆”“好媳妇”在现代社会仍不过时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倡树典型,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倡导文明婚育新风。注意发掘基层典型案例,树立群众中的典型人物,鼓励各地开展“最美会员”“最美小组长”“好婆婆、好媳妇”“健康中心户”“幸福家庭”等群众性推选活动。群众身边这些鲜活、生动、贴近的典型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有力地示范带动了婚育新风尚的形成。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针对一些计生家庭的经济困境和家庭风险,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宣传服务的同时开展生产帮扶、计生保险和失独家庭关怀等工作。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幸福工程”“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采取“小额贴息贷款”“三结合”和“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等方式,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为1200多万个计生家庭和28万失独家庭父母提供保险保障。从2012年到2016年,在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地市建立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点,直接为16万失独父母提供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辅导、紧急救助、养老服务、再生育关怀、反映诉求和维护权益等帮助。
2016-12-07 07:12:51 来源:未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