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失独家庭”渐成社会关注点,全国各地不时出现一些令人心酸与无奈的失独家庭案例。而独生子女一旦亡故,失独父母不但要承受失去孩子的精神打击,还会遭遇经济困难,需要面对养老、医疗、基本生活照顾等问题。5月29日是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正值端午节前夕,市卫计局、市计生协会相关领导和相关镇区卫计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了部分特殊困难家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为他们送去节日慰问金及粽子。
■沙溪镇开展精准式失独关爱活动
日前,记者从沙溪镇了解到,该镇积极开展失独(残独)家庭的关爱服务工作。目前,该镇在册失独家庭分散居住在镇上;失独(残独)对象的年龄段集中在50-70岁,尽管生活上基本能自理,可有部分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痛风、哮喘、肠胃病);大部分失独对象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养老金和特扶金,少部分依靠村集体分红、小本经营和打散工维持生活。
考虑全镇实际情况,沙溪镇卫计局采取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主,辅以相关的扶助制度和政策的方式,逐步展开失独(残独)家庭的关爱服务工作,该局与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通过专业机构开展精准服务。益群社工深入了解失独家庭情况,多次进行家访,掌握失独(残独)对象的生活及情感需求,建立一人一档,并安排结对社工及时跟进,为失独(残独)对象提供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和支持网络。
针对失独(残独)家庭的生活和情感需求,益群社工先后组织了多场活动,如长者社区游、“爱心探访小分队”探访活动、系列节日慰问活动、“长者生日会”活动、定期的文娱活动。以此来丰富失独(残独)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失独(残独)家庭成员之间与社工及义工的互动,强化失独(残独)家庭成员的社会支持网络。
目前,沙溪镇卫计局按照市卫计局文件要求的标准 (失独家庭每人800元/月、残独家庭每人500元/月),为所有在册的失独(残独)家庭申请了特殊家庭扶助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独(残独)家庭的经济负担。另外,在一些重大节日来临之际,沙溪卫计局与社工机构联合开展慰问探访活动,希望失独(残独)家庭在普天同庆的节日也能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
此外,该镇还提供针对性的家庭医生服务,落实多方位失独家庭医疗救助。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每年均为全镇失独(残独)家庭购买800元/人的意外伤害险,极大地增强了这些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该局已于隆都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开通失独(残独)家庭绿色就医通道,让失独(残独)家庭成员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今后将拓展失独家庭服务领域
沙溪镇卫计局负责人傅娟娟表示,吸收往年的服务经验,并依据社工反馈的情况,今后还将在关爱失独家庭方面做一些改进,如社工开展活动以定期探访为主,重点关注失独(残独)家庭成员需求,提供适合服务。适当增加外出活动次数,提高失独(残独)家庭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镇上其他组织机构联合举办长者活动,让失独人员更多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促进他们融入社会;为失独(残独)对象提供更为优质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在失独(残独)家庭居住所或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指定专职的医生负责,对失独(残独)家庭成员进行定期的跟踪和随访,建立健康电子档案,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慢性病规范化治疗指导等基本医疗服务,还提供健康评价、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评估等健康综合服务,为这些家庭提供贴心、个性化的家庭医生服务。
此外,积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作,拓展失独(残独)家庭服务领域。对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失独(残独)家庭,应按程序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并根据享受低保的类别发放低保金,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特别扶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对60周岁以上的失独 (残独)家庭成员,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三无”老人保障范围,特别是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要优先安排入住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选择居家养老的,优先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对60周岁以上的失独(残独)家庭成员,符合条件申请并有意愿安装老人平安钟的,为其免费安装调试。对生活贫困、住房困难等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失独(残独)家庭申请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优先予以申报;对居住危房的失独(残独)家庭,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对行动不便的失独(残独)家庭提供必要的上门服务。
该局表示,将充分发挥计生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妇联、龙头企业单位和各村(居)委会的积极作用,结合社工的定期探访,以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为重点,深入开展圆梦行动、平安保障、亲情牵手、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关怀活动,为失独(残独)家庭提供关怀服务。
■营造全社会关怀计生特殊家庭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中山市分别被中国计生协及广东省计生协确定为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试点工作地区,结合本地实际,中山市计生协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山市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工作的通知》,按照“党政所急、群众所需、协会所能”的原则,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工作的精神,发挥计生协组织网络健全、联系面广、会员众多的优势,通过倡导政府部门、动员社会力量等手段,落实“五关怀一宣传”,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探讨建立关怀计生特殊家庭长效机制,营造全社会关怀计生特殊家庭的良好氛围。
自2013年1月起,中山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计生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调整到每人每月800元,从经济上保障了失独家庭的生活水平。根据统计,特扶项目启动后,2015年中山市镇区计生协为新增的失独家庭(包括49岁以下)发放了2.3万元一次性扶助金,另开发区计生协还把46岁失独家庭直接纳入每月定期发放特扶金行列(1200元/人/月),小榄镇还为政策内两孩其中一孩死亡也列为扶助对象。
市计生协为全市失独家庭安装了“关爱铃”,这款设备不仅可以在利用紧急情况下的 “一键通”功能,通过后台24小时服务人员分类处理各项求救信号,还可以转接120急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年老多病的失独家庭后顾之忧,而且还有专人定期电话慰问、聊天。家住城区的虾叔、森姨夫妇失独15年,已经60多岁了,身体经常有小毛病,当设备安装到位后,她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半夜突然不舒服没人帮助了。
“中山市政府、计划生育部门对我非常关心,给我们两个人每人一个月800块钱,一个月就是1600元,社区工作人员还经常来探望我们,给我们送生活用品,节日还有慰问金,这些我们都非常感谢。”东区失独家庭康叔、鲁姨每次见到协会工作人员,都会由衷地感谢。
长期以来,中山市镇两级市计生协在春节、元旦、529会员活动日期间,坚持对计生特殊家庭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不仅送上节日礼品、慰问金,还及时关心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仅2015年中秋,全市为计生特殊家庭送去12万元的慰问物资和款项。其中西区计生协还专门有专项经费(每人300元),在失独父母生日当天,协会工作人员上门送上温馨祝福。
|
上一篇:广府人联谊会走访 慰问英德计生失独困难家庭下一篇:陈美玲 关注失独老人的精神生活 去提升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