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儿子才7岁的桓台县索镇北王村村民王坤,几年前妻子就已离世,年迈的父母都身患疾病,自己也因车祸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面对这样一个贫困家庭,计生协会志愿者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为其办理了低保、申请了残疾救助金等补贴。县计生部门工作人员还登门送上了独生子女一方父母死亡救助金,使其重拾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生活。这是桓台县计划生育协会加大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关怀扶助力度,开展计生特殊家庭“亲情关怀、精准帮扶”行动的一个缩影。
政府主导 加大投入
桓台县将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救助纳入重点民生项目,定期调度,督导通报。县政府出台《关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补充意见》,在原来将特扶年龄提前至45岁的基础上,为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死亡家庭每年发放1000元慰问金,直至独生子女满18周岁。今年4月份,又为全县257户“失独”家庭433人购买了幸福安康综合保险。
项目运作 个性服务
桓台县在各镇(街道)开展了“万元基金帮扶项目”,每镇(街道)投入不少于1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关怀救助,并因地制宜确定出自己的项目品牌,做到“一镇一品”全覆盖。城区街道形成了“零距离、面对面、亲情化”的“三慰问”制度,确定春节、“5·29”会员活动日、国庆中秋节对“失独”家庭走访慰问,对18户特殊家庭每户帮扶不低于500元。索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分片确立理发、车辆维修、家政服务等3个便民服务点,为全镇的24户特殊家庭提供需求服务。唐山镇开展“爱心送到家”活动,开展春节送慰问品、春季送药品、夏季送雨具、秋季送农机、冬季送煤炭等“五送”活动。马桥镇、果里镇做到“五提供”,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健康医生、提供养老机构、提供助学基金、提供家政服务。对有生产能力的“失独”家庭,实行卫生保洁、树木养护、门卫巡查等公共服务岗位优先提供;为年老体弱者,全部签约家庭医生;年满65周岁、无居家养老意愿者,免费入住镇、村养老院等。荆家镇成立助农服务队,确定每年夏、秋两季,对有耕种责任田的特殊家庭,提供农机和劳务服务。这个县真切做到了村村有行动、镇镇有项目。
部门协作 优势互补。
在县文明办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失独”家庭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的基础上,该县司法局、旅游局、县残联等10部门又联合实施医疗、优抚、志愿、政策“四大扶助”。去年6月份,该县成立了“计生家庭关爱中心”,设立咨询室、康复室、娱乐室,服务特殊家庭。开辟医疗绿色通道,结合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由各镇卫生院承担,对镇域内“失独”家庭全部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查体。
亲情牵手 志愿帮扶
桓台县发挥协会工作者、“心丝带”志愿者、特殊家庭联系人、相亲邻里的作用,对计生特殊家庭做好精神慰藉。每周至少1次到特殊家庭,面对面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做计生特殊家庭的贴心人。
2017-08-07 11:34:40 来源: 人口导报(济南) 记者 郭海通讯员 苗红伟
|
上一篇:福建省漳州市六鳌镇:“携爱家园”关爱计生特殊家庭下一篇:宝应开发区走访慰问失独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