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失独者之家交流群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480|回复: 1

冬天里,让我们用爱温暖失独家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4 16: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他们也拥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满怀信心,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然而,命运的不幸,却让他们失去一生挚爱的独生儿女,踽踽走向老年。也许,你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失独老人。11月18日,由太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联合我爱我家、山西同悦正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等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30位山西财经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助力公益“暖冬行动”,为太原市万柏林区的50户失独家庭,送去独属于这个冬日的暖心问候与陪伴。
  有爱是最大的智慧,用心是最好的服务。老中青三代志愿者,共同筑起“暖冬”爱的长城,让失独家庭不再孤独。


现场启动 公益关爱“失独”家庭

  “我们一定要带着爱,带着关怀,为这些失独家庭送去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虽然他们的小家是残缺的,但在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下,他们一样可以努力坚强地活下去。”初冬的清晨寒意入骨,山西财经大学修德楼内,志愿者学生与爱心人士的暖暖爱心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冷。
  11月18日,由太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联合我爱我家、山西同悦正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等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30位山西财经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共同开展失独家庭关心慰问活动。当天,由智慧社区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和学生志愿者们组成的八个小分队分别慰问尖草坪区的50户失独家庭,并送上了由爱心企业和爱心人人士资助的大米、炒锅、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老中青三代志愿者,共同筑起了“暖冬”爱的长城。
  在各个慰问小组出发前,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再叮嘱大家慰问时的注意事项,“不仅要将物资送到,条件允许的话,每户上门后要尽可能多一些陪伴、聊天与倾听”“尽量回避‘孩子’、‘团聚’等敏感词汇”……失独家庭——这个我们有些陌生的名词背后,代表着怎样的痛彻心扉,也许多数人难以体会。“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据悉,在活动开展前期,智慧社区发展中心就对志愿者们的语气语调、沟通、倾听技巧等注意事项进行了特别提示与建议。据智慧社区发展中心负责人郝晓云介绍,目前太原市失独家庭有800多户,1400余名失独老人,老人们面临着生活、精神、养老等各种问题,急需政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我们希望能通过一声声暖心问候、一张张诚挚笑脸、一次次温馨探望,帮助失独家庭提振信心、重树美好生活希望。”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失独家庭也是首次接触到的弱势群体,失独家庭的特殊性,让这一次的慰问与众不同。在当天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分团委书记高俐弘老师表示,此次公益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接触不同的弱势群体,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我们希望大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依然能保持赤子之心,热心公益,成为一名有担当、有爱心的有用人才。”


失独家庭 最大的诉求是养老

  “陈大姐,我们来看你了。”当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社会爱心人士来到失独老人陈玉兰的病榻前,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说着“谢谢”,看着大家带来的大米、食用油、陈醋等生活用品,68岁的陈玉兰老人眼中泛起了点点泪花。
  去慰问的时候,陈玉兰老人已经住院输液八天了。“前段时间,楼上漏水,家里暖气坏了,天然气的管子也该换了,什么事都压在我身上,让我又害怕又紧张。”当生活的诸多琐事都压在自己身上后,老人突发中风,在邻居的帮助下才来到医院。住院后,因为没有陪床人员,上卫生间成了老人最大的难题,“还好同病房的病友家属给帮忙。”孩子离世后,独居的老人越发觉得养老是个问题。“您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智慧社区会帮您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工作人员拉着老人的手,一次次地嘱咐“遇到问题打电话”,一句“我们都在”让病床上的老人感动不已。同去的爱心人士刘亮美大姐是个热心人,听说了陈玉兰大姐的独居情况后,给老人推荐了周边的敬老院,“敬老院里人多热闹,关键是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人关心有人照顾,不会孤单还很安全。”面对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各种顾虑和担忧,刘大姐热心地表示:“等您身体好些了,我陪着您去敬老院看看。”微笑间,暖暖的爱意在病房内流淌。
  记者跟随多个小组入户慰问后发现,不少失独老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问题,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已经超过60岁,他们特别担心病无所护、老无所养。养老,成了失独家庭最大的诉求。
  张俊兰大姐是当天慰问对象中比较年轻的一位,“我们现在的身体还好,但养老也是个问题。”张俊兰大姐如今是尖草坪街道恒山社区的书记兼主任,在她管辖的片区里就有不少失独家庭和独居老人,类似的遭遇让她更了解这些人群的诉求,“作为社区,我们会定期上门慰问关心。”每个节假日,张俊兰都和带着社区的工作人员去慰问每一户失独家庭、每一位独居老人,可谁又知道她也是8年前失去了独子,幸福的一家三口成为了孤单冷清的失独家庭。“我们最怕的就是过节。”慰问的时候,张俊兰夫妻俩看着和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大学生们,大姐偷偷地抹着眼角的泪,大哥的一句话“我们家以后不会贴对联了,永远不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唏嘘感叹。大姐的眼角虽然有泪,但依然笑着安慰大家:“8年了,我们已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大姐说,如今社区的工作繁琐忙碌,“忙”的状态让自己渐渐走出内心的伤痛,虽然目前两人身体康健,但谈到未来的养老问题,张大姐仍有担忧,她希望政府能给予失独家庭政策上的关怀,让失独老人养老无忧。


爱心人士 帮他们走出痛苦深渊

  “独生子女”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中的一个独特人群。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背负着家庭所有的希冀与梦想,孩子的平安与健康自然就成了头等大事。这样的家庭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丧子之痛”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旦灾难降临到独生子女身上,其父母必定是“痛不欲生”。他们的泪水早已哭干,他们的希望似乎也已破灭。“大多数时候,他们只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抱团取暖,彼此安慰。对外人,则一概避之。他们的痛楚,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一位熟悉失独家庭状况的朋友告诉记者。
  在当天活动中,54岁的安建荣大姐是一名特殊的“爱心人士”,因为她自己就是一名失独妈妈,两年前,27岁的儿子离开了安大姐,沉浸在痛苦中的她曾经难以自拔,“有时候看到一个相似的背影,都会难过很久。”然而,孩子走了,可生活还要继续,来自亲人和朋友的问候与关爱,让安大姐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自救”——给自己找事情干,让自己忙起来,去和陌生人交流沟通。“陌生人不知道我的遭遇,沟通的时候就不会特意回避。”对于安大姐来说,带有标签化的聊天会让自己陷入更加伤心的情绪中,在一系列自我调节中,安大姐的状态开始一天天好起来。去年10月份的时候,安大姐接到了智慧社区工作人员的邀请电话,邀请她参加失独家庭的一个聚会,“当时我是很抗拒的,内心甚至有些恐惧。”安大姐说,失独家庭的痛苦是一样的,寂寞、孤独,有的父母甚至自我封闭,“当时我的状态刚刚开始有所好转,我很担心现场的负能量会让我再度陷入痛苦。”然而,同病相怜的心情,让安大姐最终选择来到了现场,在现场,她看到很多父母都和曾经的自己一样,痛苦不堪,“我希望能用我的经历来感染他们,让他们能调整状态,活得精彩一些。”活动结束后,安大姐就成为了智慧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开始与失独家庭分享自己的经验,传递正能量。“今天是我第一次入户慰问,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虽然眼中还有泪,但嘴角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阳光。
  活动中除了很多像安大姐这样的社会爱心人士外,很多爱心企业也为失独家庭捐赠大米、炒锅、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热心公益应该像买一瓶水、一本书那样自然而然,公益精神应该长存于心。”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党委委员、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卫国表示,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是经山西省民政厅批准,是我省首家致力于资产置换的专业服务组织。成立两年多来已经吸收省内外会员单位4000多家,帮助企业实现资产置换,完成交易4000亿元,在会长马累平的带领下,该协会致力于爱心资助、精准扶贫,在临县、兴县、乡宁等地捐赠了1000多万元的钱和物,“公益不单单是某个企业家或者一个企业的事业,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才能给予困难群体最全面、最有力的救助。”陈卫国表示,山西省民营企业资产置换协会不仅要服务企业,更要服务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用仁爱和至善帮助困难者驱散阴霾,拥抱阳光。据悉,此次活动中,该协会共捐赠价值5000元的生活用品。


学生志愿者 用关爱来感染这些家庭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失独家庭,希望每一位参与的同学都有收获,也希望能够用我们的爱来感染这些残缺的家庭。”山西财经大学星火志愿服务大队实践部部长邢彩姣介绍道,该志愿服务大队成立于2014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晋商博物馆志愿讲解活动、盲童学校志愿活动、伯达尼孤儿之家慰问活动等常规公益活动,星火相承,爱传万家,135名星火志愿者为学校及社会的公益事业献出了爱心与力量。“我们与智慧社区一直都有联系,这一次参与失独家庭慰问,与我们以往参加的公益活动有所不同。”邢彩姣说,当同学们得知智慧社区将举办此次慰问活动后,便主动要求参与其中,“因为此次公益活动面对的群体比较特殊,我们希望能参与其中,帮助更多的人。”
  除了星火志愿服务大队外,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的学生志愿者们也参与到此次失独家庭入户慰问活动中。中德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是个比较年轻的志愿者队伍,成立之后就坚持为太原市聋人学校的聋哑孩子们送温暖,并定期在校内外举行义卖活动,通过义卖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来为这些聋哑孩子送去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失独家庭这个特殊群体,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负责人齐韦亚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地与失独家庭沟通,同学们提前查询了很多相关信息,在例会上大家相互交流如何避免敏感词汇,能用自己的热情带给失独家庭精神上的慰藉。
  如今正在上大二的齐韦亚感慨道,通过两年的校园公益,给了自己很多锻炼的机会,让自己成长很多,但在校园公益的路上,他们仍会遇到很多不理解和质疑,“希望以后能参加更多与社会组织共同举办的公益活动,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大学生志愿者这个群体。”


公益机构 用心是最好的服务

  “有爱是最大的智慧,用心是最好的服务。”活动当天,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负责人郝晓云带领着大学生志愿者们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服务理念,她希望志愿者们能用心、用爱去帮助失独家庭提振生活的信心。谈起这次活动的初衷,郝晓云讲起了不久前举行的一场失独家庭集体活动,“集体活动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失独家庭不仅在经济上有困难,精神上也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我们希望能通过社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困境,重树生活的希望。”
  据悉,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作为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在2016年成立后,秉承着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和个人提供公益帮扶服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心共组织策划公益活动200余次,累计参与志愿者达到17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4600个小时,累计服务了人数达11800余人次。项目服务对象涵盖老年人、贫困家庭、计生特殊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贫困山区老人等弱势群体。
  其中,在计生特殊家庭也就是失独家庭的公益帮扶中,2016年9月1日以来,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和太原市尖草坪区卫计局签署了针对辖区内的29户失独家庭的关爱项目。开启了尖草坪区卫计局首次对特殊群体服务引进了社会组织,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做出了大胆尝试。项目开展后,智慧社区为尖草坪辖区内的110户、177人计生特殊家庭组织策划了中秋关怀、春节慰问、爱心户外活动、生日关爱、电话慰问、上门慰问、心理辅导、医疗陪护、精神慰藉、家政卫生等40余场活动及个案服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共计近300名志愿者参与特殊家庭志愿服务。
  2017年5月,太原市智慧社区发展中心和太原市计划生育协会签署了《中国计生协2017年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正式展开了对太原市计生失独家庭的帮扶服务,实现了太原市失独家庭的帮扶全覆盖。“为有需求的人提供了各方面的志愿服务,为太原市智慧城市、文明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我们的服务今后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最让郝晓云感动的是,在当天的活动中,除了智慧社区的工作人员外,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大学生志愿者都在为失独家庭重振信心努力着,老中青三代志愿者,共同为失独家庭筑起爱的长城。


               2018年11月23日 21:24 山西新闻网本报记者 丁岭燕/文 见习记者 姚晋丽/图





上一篇:安徽宣州区计生协组织开展失独家庭秋游联谊活动
下一篇:莱芜茶业口镇25户失独家庭接受特殊礼物
爱在失独者之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