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评论员 李知远 3月26日,多张名为“扫黑除恶十类重点工作”的展板图片在网上流传,展板罗列的十类工作中,“失独家庭人员、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赫然在列,引发热议。展板落款为“广场街道福利社区宣”,属湖南省湘潭市。 这次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失独家庭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正是一个契机,让相关部门考虑对失独家庭的补偿或养老机制制度化。 
图文无关(图文来源于网络) 3月26日早上,湘潭市有失独家庭发现在福利社区的一些街道显眼位置,随处可见这个模板的宣传展板,大约有20多块。大家取下展板找到雨湖区政府,要求给出一个说法。 失独家庭本来已经够痛苦了,将其列为扫黑除恶对象,实际是在伤口上撒盐,这些家庭当年是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宣传,国家和地方政府理应给予更多关怀同情而不是冷漠。因遭遇巨大的精神创伤,失独家庭的生活际遇备受社会关切,那些失独父母是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给予关怀的特殊群体,而不是维稳和扫黑的对象。事实上,对失独家庭进行关爱是政府的天然和自始义务。 这说明个别地方政府并没有把失独家庭当作关爱的对象,而是看作产生麻烦的群体。 据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上个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也产生了1.5亿独生子女,和超过100万失独家庭。 一展板显示的是将哪些社会群体归类的现象,失独家庭归为扫黑重点,则是很难想象的。对于哪些人、哪些行为、哪些现象属于“黑社会”、“恶势力”,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而不能随随便便将无关人员归类、认定。 失独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被黑恶”,或许不止是简单的“工作失误”,也不止是业务素质问题,还可能暴露出涉事社区工作人员对失独家庭的防范心态,和机械对待“扫黑除恶”的痼疾。 失独家庭当年遵守国策只生一个,失去独生子女后,国家是否给予补偿或在养老等方面给予支持,应该提上讨论日程。 这是一个契机,也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大白新闻 2019年4月2日 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