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人民眼光3月12日报道】两会期间,二孩政策放开成为代表委员们探讨的重点话题之一。相应的,失独家庭的保障也受到关注。“失独家庭为社会发展所付出的牺牲应由国家合理补偿”,汪宏坤认为。 数据统计,中国失独人口在100万—1000万之间,且每年以7.6万个家庭的速度递增,因此带来养老风险、疾病风险、护理风险。汪宏坤认为,国家应关注他们的命运,理当由国家制定法规尤其是全国人大立法构筑失独家庭保障安全网。 汪宏坤认为,“赔偿是必要的,政府应承担起来”。对于资金的出口,他建议从社会抚养费中支出。这又引出另一个话题,该费用征收、使用的透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必须公开、透明,取之于民就必须用之于民”,汪宏坤说。 全国人大代表朱善萍:弃婴岛变相鼓励弃婴 该废除 近年来,弃婴现象屡增不减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弃婴中大部分不是重病就是残疾。2013年12月10日,南京第一个“弃婴岛”试点运行,已收治超过400多名弃婴童,这也让南京福利院不堪重负。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教科室主任朱善萍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她在所提的议案中,明确提出反对设立弃婴岛,并表示此举变相鼓励了弃婴行为。 朱善萍说,作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就不应该把这份责任推向社会,遗弃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设立弃婴岛的初衷,是怕孩子被遗弃到别的地方饿死、冻死,但反过来说可能有人会觉得遗弃婴儿也是可以的,这就变相鼓励了这种行为。”朱善萍认为,弃婴岛可能会让类似现象增加,父母亲在婚前可能就不那么注重婚检、产检等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孩子有问题,他们可以将孩子丢给社会去管。 全国人大代表龚克:高校学术委员会不应由党政机关任命 “高校为什么要去行政化?”龚克认为,高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而高校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有益于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如果大学是一个行政化的机构,自上而下地执行命令,这是不利于它完成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的。“大学的设计,不同于行政机关的设计。” 龚克认为,最体现高校去行政化的措施是对学术事务的管理,因此要建立一个以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学术机构的学术治理的体系。他说,这个治理体系要包括本科教学的指导委员会、研究生的学科评定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等等一系列的专门机构。而这个学术委员会,不是由党政任命的,而是由学者推选产生的。龚克表示,2013年南开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就是在教师的推选前提下产生的,而非过去的校长、院长邀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民主基础。 龚克同时表示,高校去行政化也要重视学生的作用。对大学来说,学生是一个成熟的学习者,同教师一样也是学校的主体,所以他应该是主动发展的,而不是被动灌输。“学校应该像农业一样,给学生提供土壤,让他自己生长起来,发挥作用。”
|